人都很想拥有两种力量,一种是藏族朝拜者的信仰永恒的力量,另一种是马拉松跑马者的坚持自律的力量。这两种力量其实是潜藏在人的身体和内心里,通过不断的磨砺和突破,直至将思想的碎片拼凑起来,成为支撑灵魂的力量。
成为俗世中以美好现实为信仰追求的人之后,就总是逃避我与生带来的在年少时想拥有的东西。直到过了40岁的时候,突然间发现再谈这些力量的时候,别人已经不再对你有所鼓励,只是希望你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这个世界突然取消了对你人生的期待!
年初,到了这个绿意盎然、青春萌动的美丽校园,身体也似乎感觉有了弹性,想融入这个荷尔蒙飞扬的环境。所以,跑步成了想改变自己的运动。从开始的环校园蓝道清晨跑,到后来的体育场夜跑,再到报名渣打新加坡马拉松,通过三个月的坚持训练,3公里、5公里、7公里、10公里、13公里、15公里,一关一关跑下来,直至最终完成半程马拉松比赛,赢得人生第一块马拉松奖牌!似乎在找到让心跳更有力量的激情的同时,也思考了一些对自己人生哲学有触动的东西。
跑马让我学会轻装上阵。在刚开始有想跑马拉松念头的时候,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基本都是持反对和怀疑态度的。说你平时的高负荷工作压力和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使得身体并不能说是一个健康或是有机能的状态,就像一个停摆了好久的挂钟,你有什么勇气敢去跑!这些也让我想到职场中的我,负重前行,举步为难,正确的事不能坚持,错误的事不能拒绝,心里装着虚名功利,脸上挂着虚情假意。我到底是没了勇气,还是思想的重负太多!一路走来,跑马让我知道,人生本即是坎坷路,何不轻装上阵!

无声的陪伴是最大的支持。参加马拉松虽说也算是一种心血来潮,但并不是完全的鲁莽冲动,也学习了很多跑步训练的课程,制定了训练计划,从身体机能的综合加强、到腹部减脂增肌、再到跑步姿势、呼吸技巧、安全保护、耐力训练等等,是一个系统而又枯燥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修行,很多跑马的朋友都说“跑马的感受只有一种,就是痛苦!”我的马拉松训练就是在南洋理工大学体育场上的一圈一圈的印记,这是一个自律的符号,也是一个孤独的标记。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同学老江班长、晓飞、慧慧、大婷子、明少、董小姐等等,无声的在跑道上互相陪伴,用彼此的影子告诉你不是一个人,就这样一直陪伴到赛场,陪伴到脖子上挂着奖牌。平时的我们似乎忽略了身边那些并不多言的朋友,没有太多的微信、好久不会有电话、偶遇时会心的一笑、酒局上浅浅的碰杯,但在你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往往都会及时的出现,做他们能做的事情,并默默地陪伴着你,然后又悄悄的离开。

竞争对手也是成长的同伴。跑马应该是竞争者最多的运动项目,每场赛事都是几万名专业和业余的选手在互相角逐;但它又是一个竞争者最少的项目,只有少数的几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顶级选手才会去争夺那个第一!每个跑马的人,对身边的竞争者都会表现出鼓励、加油和赞赏,跑在前面的对体力下降的鼓掌激励,停下来恢复体能的为超越者呐喊喝彩!这是个没有团队却又极大地表现出团结力量的运动,身边的每个竞争者,都会给你力量!我在成长的岁月里,并没有看透这种深层的意义,以为伴随在身边的总总不如意,都是竞争者给我带来的,就算是那谁谁家的孩子也是。但当你如意时你又何尝将他们作为竞争者,当你顺风时你又何尝觉得有阻力。如果没有所谓的竞争者的陪伴,你又如何确定前方的目标,又如何知道自身的不足,又怎能不断成长和变强!

珍惜应该自律的时光。马拉松是具有魔力和魅力的运动,参与并喜欢上它,是因为它能让你心甘情愿的自律地坚持去做一些事情。按照日历上的训练计划,即使是深夜也要坚持去跑!按照每次跑步的运动量,即使心情再烦躁也要坚持跑!日子久了,已经没有了心理斗争,已经学会了排解孤独。自律就是通过一段苦难的修行,形成普惠一生的大道!这段修行的日子却就在年少之时,宝贵且短暂,极易流逝!肯尼亚马拉松名将Eliud Kipchoge说过“如果沒有自律,只會成为情绪的奴隶”,我也想说,没有自律,我们将对自己无可奈何!希望我能帮助我的孩子培养自律的能力。

这就是我的马拉松哲学,希望如是常有,不如总在路上!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新加坡 雨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