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放开生育第三胎政策已经有些时日了。而事实证明,真正的三胎家庭基本都是稀缺资源。
昨天晚上和三个朋友家庭一起聊天。
小刘有两个儿子,两口子看到别人家的闺女就喜欢的不得了。
我们都趁机劝他们生三胎。两口子明确表示不会要。
同桌聊天的四个家庭有两个七零后,我先生是老三,另一个朋友曲先生是在家里排行老四。
先生感叹,幸亏早出生了五十年,要不然家里有少一份交养老费的人了。
曲先生更是感慨,老三都没有,我这老四更没有地方排队了。
现代人学会了数学知识之后,养孩子喜欢算成本,喜欢横向纵向比较投入和产出。
而我们的父母辈们在解放后觉得有饭吃就是改善生活了,家家户户都是三个以上孩子。
我大姨15岁出嫁,一口气生了六个儿子一个女儿。
天天带着一个比一个高点的孩子就像一字排开的落地大雁,非常有成就感。
那个时候的目标就是能吃饱穿暖就好。
若是放在现在,没有办法养活了。现在养孩子不局限于吃饱穿暖,还要陪他们上各种培训班。要保障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计划生育严格的年代,我村上还真有一家不听话的。别人家最多能生两个的时候,她生了六个。去她家串门,她家的衣橱里、柜子里门后面藏的都是孩子。
49岁的时候还顺产生了一个千金。
在别人耻笑的目光里,孩子们也长大了,他们虽然吃的不好,穿的不好,但他们学习却名列前茅。
家里供养不起他们上学,让谁辍学,谁都不同意。无奈,妈妈砸锅卖铁也供他们上学。老大老二考上学,勤工俭学,省出来的钱供弟弟妹妹接着上学。六个孩子,30年之后,整整齐齐的名牌大学,更让人无法相信的是老大老二找对象、找工作、买房子都不用父母操心。
如今,他们的妈妈住在最小的女儿家。过年过节她家才是最热闹的。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是这么来的。
当年那些嘲笑她家的,除了拉着债贷款给儿子凑彩礼之外,娶了媳妇还要负责看孙子孙女。儿子媳妇还不孝顺。
谁能说清当年到底谁对谁错呢。
如今,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放开三胎了。而很多年轻育龄夫妻却选择性看不见。家长自私如此拒绝孩子的到来,就不要抱怨老天不公平了。
我那个朋友,两个儿子,在部队是营长,如今自主择业,挣双份工资,妻子在银行工作,收入稳定,高薪,养两个孩子不成问题。可是面对现实,他们仍然对第三胎说不。
第三胎招谁惹谁了。
排行老四的朋友说,我养两个也养得起。可我是生不了了啊,我媳妇怀二胎的时候,是2015年,二胎没有放开。现在放开了,我们又生不动了。
估计,再过三十年,三叔三姑这个词估计要从字典上消失了。以后给孙子讲故事,说她三爷爷的事,孙子们肯定认为故事纯属虚构。
至于十三姨的故事,那更是天外来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