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一窝子的糊涂蛋","您要这么说的话,那这药您就别拿了"。
老头站在药房门口呵呵地冲着走向他的我一个劲地笑。
辖区内的居民身居远处,有人为了能享受到国家政策内的药品,倒车两个小时。
挂号,开药,交费,碰到医保网络出问题,还要等很长的时间。
开了一种药,交费几元钱。
换作谁,都会忍不住火大吧。
基层医疗,国家给了很多的利好政策。起初能理解我们工作的人不多。
社区工作刚开展,下午六点到晚上九点,我和同事们游走于辖区内的各个小区间。
走家串户。询问每个人的信息,了解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测血压,血糖,量腰围等等。
对他们,我们付出了十分的耐心,我不止一次的感慨过,对他们的付出比我们自己的父母多多了。
可,人有百样,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
有一年的任务是寻求65岁的老年人,我和牛大夫下班后赶到某小区。
八十多岁的老奶奶,任我们如何沟通,她的邻居是牛大夫的病人,也帮着我们开导,即便如此,老奶奶就是吃了秤砣,"不开,不开,我就是不开门"。
我们只好作罢。
今年疫情,还没有正常开始工作的我,每天的工作又回到了二年前。
小区里摆放着桌子,椅子,我们带着帽子口罩,展开手里拿着的需要填补的资料和医疗用具。
还在外面散步聊天的老人们一个个凑了过来。
四个人,我们负责各自的工作,不时地配合着彼此。询问,记录,拍照,做简单地体检。
欢声笑语中,和居民慢慢熟识。
连翘怎么都找不着,我对老大爷笑着说,"半年不抓药了,业务生疏了"。
老大爷说他不着急,让我慢慢找。
开药的居民是爸爸妈妈,也可能是我们。
婆婆说,县医院里的大夫告诉她"这种药很便宜,你在这里买着吃就行"。
年过60岁的我妈说,"别医院又通知让我们体检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