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泰山时,我和杜甫产生了跨越千年的共鸣!
要说爬泰山最上头的时刻,绝对不是站在山顶吹风的时候,而是半山腰累得喘粗气,一抬头突然懂了杜甫那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到底在写啥!以前背诗只觉得这句子漂亮,真到了泰山才发现,老杜根本就是我的“互联网嘴替”,把登山时那种又震撼又上头的感觉全说明白了。
先说说“荡胸生层云”。爬泰山那台阶一眼望不到头,爬到中天门的时候,我累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抬头刚想喘口气,好家伙!山坳里突然涌出大片大片的云,就像烧开的水壶掀开盖子,白雾“咕嘟咕嘟”往上冒。这些云可不是轻飘飘的,而是一团团、一层层,像棉花糖堆成的瀑布,从山顶往下淌,直接糊在我眼前。那云朵翻涌的气势,看得我胸口跟着发颤,好像有双无形的大手在揉我的心脏,把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揉散了。
再看“决眦入归鸟”,老杜这观察简直绝了!眼睛都快瞪裂了也要盯着归鸟看,乍一听有点夸张,可当我亲眼看见泰山的鸟群才明白,他真没吹牛!夕阳西下的时候,一群山雀扑棱着翅膀往窝里飞,它们穿梭在层云之间,一会儿钻进云雾里消失不见,一会儿又从金光闪闪的云缝里钻出来。我当时脖子都仰酸了,眼睛瞪得生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瞬间。那些鸟儿就像天空的精灵,给雄伟的泰山添了几分灵动,也难怪老杜要用“决眦”这么夸张的词,不使劲看,真的会错过这神仙画面!
要说整首诗最提气的,还得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实话,爬到十八盘的时候,我腿都软得打哆嗦,心里直打退堂鼓:“这破山谁爱爬谁爬吧!”可当我咬着牙登顶玉皇顶,冷风“呼呼”往脸上吹,低头一看,整个人直接愣住了——刚才还觉得高不可攀的山峰,这会儿全变成了小土包;蜿蜒的山路像条细细的黑线,游客们蚂蚁似的慢慢挪动。那种感觉,就像突然开了上帝视角,所有的艰难险阻都变得不值一提。我终于懂了老杜为啥这么写,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的瞬间,真的会觉得自己“支棱”起来了,啥困难在这气势面前都得靠边站!
现在想想,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才二十来岁,搁现在就是个大学生。一个年轻人,站在泰山脚下,把登山的所见所感写成了流传千年的绝唱。他不光是在写泰山,更是在写一种不服输的劲儿——人生就像爬山,过程再累再难,只要咬牙“凌绝顶”,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下次要是有人问我爬山有啥意义,我绝对不废话,直接甩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老杜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还需要解释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