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V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V

作者: DAN14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20:23 被阅读0次

如果说竞争性商业已经毁掉了许多东西,那么,它也无意中产生了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增长。(P183)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大信息量,本文谨作为介绍麦克唐纳《审美、行动与乌托邦》的系列之一。

三、一种彻底革命的艺术

带着为全人类争取完全平等条件的强烈愿望;因为我曾看到,且现在仍然看到,若没有平等,不管人类将获得的是什么,它无论如何都必须放弃艺术与想象性文学,而这与我而言的确曾经意味着,现在也意味着人类的真正死亡——第二次的死亡。当然,与渴望平等一起的是一种对废除私有财产之必要性的认识;因此,在我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及其直接目的没有任何了解时,我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P213)

莫里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莫里斯对社会主义的喜爱源自其对艺术的分析。(P212)他在1881年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美学目的与其同时代人之政治斗争目的之间的关系。(P179)

艺术并非繁荣兴盛,其衰败在“智力”艺术与“装饰”艺术之明显区分中看到。尽管在艺术上一直存在这种区分——前一种艺术服务我们的“精神需求”,后一种艺术则“服务我们的身体”,然而,“当艺术达到极度繁荣兴盛时”,这两种艺术就成为相互包含的实践和话语,二者的融合达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最好的艺术家仍然是工人,最卑微的工人也是艺术家”。(P197)

引自莫里斯《财阀统治下的艺术》

在《财阀统治下的艺术》中,莫里斯首次公开宣称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P196)在演讲的结尾,莫里斯呼吁那些关注艺术生活之人“用你们的时间与才华积极帮助我们(民主联盟),如果没有这些,至少可以出钱”。该演讲清楚地表明莫里斯将历史解读为从“封建人际关系”到“竞争”的极端发展再到“联合”发展的进步性人类解放。(P199)尽管莫里斯的演讲表面上聚焦于艺术问题,然而很显然,他使“生活手段”之“联合”成为演讲的首要问题。这样做的一个愉快结果就是它也会复兴美学意识。(P199)

艺术是“人们生活中人之兴趣的具体体现;它源自人们生活中的愉悦”,尤其是当这种愉悦与“工作”相关时。(P227-228)

引自莫里斯《工人的艺术责任》

对于莫里斯而言,要使人们认识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是要观察到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观察到“工作”中“愉悦”的普遍缺失,观察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需要被消除的苦难”。(P219)在演讲《艺术与地球之美》中,莫里斯中断了自己对艺术家与中产阶级的讨论,用猛烈而有说服力的言辞为改善工人条件大声疾呼。(P179)什么是艺术?

在我头脑中,它意味着合理地组织从事生产之人的劳动。(P180)

莫里斯《艺术与地球之美》

莫里斯的艺术概念正在向使艺术成为“社会主义”这个术语同义词的路上迈进。(P180)

不可能将艺术与道德政治分离开来……蕴含在这些伟大原则中的真理是同一的,只是在形式化的论文中,它才能被撕裂。(P170)

莫里斯《人民的艺术》

当前条件下的艺术的个体化存在导致对真正作为人之生活的否定,就此而言,艺术必须超越其专业化实践,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区别性特征。(P224-225)

班迪耶拉说过,诗歌必须被生活。

莫里斯更认为:艺术必须被生活。

于莫里斯而言,“彻底的社会主义者”或“共产主义者”的重要任务是“使人们成为社会主义者”——澄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与描绘未来社会之图景。(P221)

“我们不要害怕过于灿烂的未来社会图景会吓跑我们的听众”,莫里斯说道:“当我们告诉他们这个赤裸的真理,即在摧毁垄断时,我们也应摧毁我们当下的文明,我们也不要认为我们是不切实际的、是在空想。”(P221)

引自莫里斯《关于一些“实践”社会主义者的看法》

美被政治化表述之双重方式在莫里斯献给社会主义事业的最伟大文学成就《乌有乡消息》中表现出来。《乌有乡消息》连载于《共和国》上,该著作不仅展示了审美之美在产生一个更美好社会之希望方面所起的作用,它还展示了生活于这个社会主义生活世界中之居民体验美的方式。(P225)

总而言之,莫里斯认为的社会主义生活世界是这样的: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错综复杂都充满了美、希望与终极的愉悦。在《乌有乡消息》中,主人公不断地际遇这种表现为建筑、人类服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生活之美”,后来,他得知,这种高贵的生存的前提是消除私有制、建立纯粹的共产主义制度。(P226-227)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彻底革命的社会主义。

四、无产阶级的艺术理想

社会主义将表现为艺术的复兴,而共产主义是艺术最后的复兴。

莫里斯主义的重要基础是“使工人成为艺术家”的社会理想。(P158)正如莫里斯指出的,次等艺术是高雅艺术的一部分:次等艺术与高雅艺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P163)他认为阶级斗争的胜利将表现为对“高等艺术”与“次等艺术”之间的分离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

从整体上看,时间在不断摧毁其他事物中的特权与专有权,然而它却将艺术交出,使其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这就剥夺了人民大众与生俱来的权利。(P164)

莫里斯《生活之美》

支撑莫里斯社会主义的,是一种对资本主义给人们生活之影响的发自内心的道德愤慨。(P216)莫里斯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人民的艺术”,这一概念反映了莫里斯逐渐意识到:艺术之未来与工人阶级大众之未来不可避免地交织在一起。(P169)

毫不夸张地说,莫里斯是手工业者的生活、手工业者的愉悦及其艺术的代言人。因而,莫里斯意欲书写的艺术史并非几个伟大艺术家的艺术史——而是

“不计其数的、快乐的工人之历史,这些工人的工作的确表达了——并且只能表达——一些独创的思想,并因此既有趣又很美”。(P173)

引自莫里斯《生活之美》

对于莫里斯而言,艺术史变成了当代意义上的社会史:一部人民大众的历史。(P173-174)

正是莫里斯对19世纪伪艺术(机械智慧)的憎恶(莫里斯特别将那些充斥博览会的“艺术制造品”包括在内)和他对日常装饰艺术(自然智慧)的“热爱”——莫里斯称这种热爱在中世纪之人类大地上异常繁盛,才使得他同情普通劳动者。(P172)

有两个阶级——有用阶级和无用阶级:无用阶级是上层阶级,有用阶级是下层阶级:拥有劳动力外所有生产方式之阶级能够而且的确迫使另外一个阶级为自己的利益工作,因此工人阶级只能获得其创造之财富中的一小部分、极少的一部分;上层阶级也不会允许下层阶级在其他条款下工作。(P218)

莫里斯《社会主义》

莫里斯坚持认为,如果个人真正关心艺术生活,那么他必须关注工人阶级的生活与劳作。(P227)

社会主义为工人争取的首要目标——闲暇,也正是滋养渴望之物——简言之,对美、对知识、对更加丰富生活的渴望。我再次重复,这种闲暇和渴望必定能产生艺术,如果没有这二者,除了无生命、无理性之虚假艺术,便什么也不会产生:因此不仅是工人,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将不会肩负起对艺术的责任,直到我们当前的商业社会让位于真正的社会——让位于社会主义。(P228)

莫里斯《工人的艺术责任》

莫里斯对艺术史的研究使其认识到“人民的艺术”之存在,“人民的艺术”是一种所有手工业者与劳动者共同参与其中的条件。(P177)

历史记住君王与勇士,因为他们施行毁灭;艺术记住人民,因为他们进行创造。(P174)

莫里斯《人民的艺术》

这种共同参与,意味着“人类智慧”的尊容乃至“自然智慧”的荣光。

五、结语

作为英国最富盛名的社会主义者之一,威廉·莫里斯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他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第一次持续繁荣、宪章起义和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主义复兴、与后期浪漫主义相关的文化实践以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一时期的英国,莫里斯的地位如果说不是无可匹敌,也是里程碑式的。(P1)

这样一位有能力为诸多领域代言的社会主义者,他的理论必然有其繁复的面向。本文谨作为对麦克唐纳《审美、行动与乌托邦》一书的介绍,也就不再加叙述了。

我们仍可以从麦克唐纳引用的片段中感受到威廉·莫里斯的独特魅力:

我们社会主义者……相信我们知道这些阶级为什么会存在以及它们如何成长为现在的样子,这种成长的确不可避免。然而它并非永恒的,它自己会摧毁自己,并被他物——一个其中没有贫富之分的社会——所取代。(P212)

莫里斯《社会主义》

威廉·莫里斯

无论人们是否喜欢社会主义,至少它是不可避免的。

莫里斯《文明的希望》

19/7/9

相关文章

  •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V

    如果说竞争性商业已经毁掉了许多东西,那么,它也无意中产生了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增长。(P183)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

  •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Ⅳ

    莫里斯对劳动分工和机械劳动的批判导致他走向中产阶级,虽然这时期的接触可能不尽人意。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大信息量,本...

  •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Ⅱ

    我们仅凭一个答案就可以回答质疑莫里斯主义的声音:约翰·罗斯金对莫里斯有深远的影响。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大信息量,本...

  •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Ⅵ

    只有通过阅读那些“写在社会主义之外”的丰硕成果才能够告诉我们莫里斯社会主义的全貌。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大信息量,本...

  • 审美、行动与乌托邦III

    不论是从美学洞见,还是从美学与政治的联系方式出发,罗斯金都是一座通往莫里斯的桥梁。 鉴于原作者呈现的庞大信息量,本...

  • 日本美学的关键词色气/侘寂/摩灭

    色气——浪荡,绚烂,身体审美与情色乌托邦; 侘寂——幽黯,苍老,克制之心与朴素日常; 摩灭——时间的艺术,万物的宿...

  • #新年觉醒Day6#《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乌托邦与悖论

    乌托邦症候群 不应当采取行动,却采取了行动 乌托邦主义者——无中生有:问题明明无解,他却坚信有解决之道。 乌托邦的...

  • 龙虾

    刚刚看完一部反乌托邦电影《龙虾》反乌托邦(dystopian)的概念来自于反乌托邦与乌托邦两种类型(dyst...

  •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一口气读了一堆反乌托邦的作品,原来作古之人早已用自己的方式预见或预言了我们正在经历或必将经历的时代。不仅如此,我们...

  • 什么是视觉元素?(上篇)

    转自:站酷作者:Lawrence_V 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艺术行业或设计行业,审美与造型、艺术历史与设计规则都是基础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审美、行动与乌托邦V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dwf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