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起码对怀有激情的学习者), 「Good Job」是语言中最有害的两个字。
2、 鼓励可以培养兴趣,但只有挫折才能从兴趣中筛选出激情。
3、一直练习!一直练习!一直练习!刻意练习,是成为高手/天才/专家的唯一途径。智商和天赋,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对于学习者,找到了自己的激情,就不需要别人对你说「Good Job」。哪怕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对立面,u just don’t give a shit!
想起曾经看到过一个说法,深以为然:
一本书,只要有一句话能进入你的心中,那这本书就值回票价。如果一本书有很多这样的话,那这本书就值得一读再读。这样的书,会真正改变你。
电影也是如此。可能有这么一个人物、一帧画面、一句台词击中你,从此念念不忘,人生与之回响。
Whiplash,就是一部很可能会「击中你」的电影。被击中的人,很可能会在黑夜里哭。如里尔克在诗里说的: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那么,这部「击中」很多人的电影,到底讲得是什么?
简单说,19岁的小天才男主角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然后,音乐学院开学第一天,天没亮他就早起练习敲鼓,被同样早起的大魔王教授遇到,并纳入麾下,成为学院正式乐队一员。男主角的天才不是说他的智商或艺术天赋,而是他极!其!刻!苦!(个人看法:刻苦地刻意练习,这样的人才是真天才,不然,只会成为方仲永)。大魔王的教育理念一向是以最残酷、最无情的手段推动学员超越自己,超越普通、优秀的期望值,达到卓越的境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男主和外部世界(家庭、父亲、小女友)慢慢疏离,大魔王导师的影响无形中改变了他的人生。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少年和大魔王导师在行动和思想上的战斗,更是天才少年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与自我的斗争。
学习者单单靠兴趣,可以做的不错,但是激情,才是那些伟大事业背后的动力。激情,才能让你为一件事情不眠不休,24X7,为了它能去克服一切困难。激情和坚持,然后一个个自就不断被超越。
所有大师和天才,其实一直都在和自己斗争,其斗争极其血腥残酷。这是灵魂和肉体的两线战斗,卡赞扎基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这是一个典型(参见荐书——基督的最后诱惑):
灵魂与肉体愈强健,斗争就愈能产生丰硕果实,最后获得的和解也愈完美。上帝不喜欢意志不坚、皮肉松弛无力的人。灵魂愿意与强健的、不屈服的肉体搏斗。它是一只永远饥饿的、食肉的鸷鸟;它要把肉体吞噬、把它消化、叫它无影无踪。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正在痛苦挣扎着的人们提供一个典范,叫人们看到不该惧怕痛苦、诱惑或死亡,因为这三者都是能征服的,都是已经被征服的。耶稣受过痛苦,从那时起痛苦就成为神圣的义务;耶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一直在同诱惑斗争,诱惑终于被击败;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从这一刻起,死亡就永远被征服了。
对真正的天才,怎么打击都不会崩溃。基督的最后诱惑荐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