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后梁太祖朱温,人们对他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大唐王朝的掘墓人和颠覆者。朱温一生残暴好杀,荒淫无道,刻薄寡恩,绝对是历史的反面人物。不过,本质上是恶人和能人混合体的朱温,也有自己的情感软肋。他对原配妻子张惠不变的温情,是他残暴的一生中唯一闪动着人性光辉的地方。
朱温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留下母亲和朱温三兄弟艰难度日。疲于为生存奔波,少年时期的朱温可以说得上是低如尘土。如果那个时候有人跟他说,他以后要当皇帝,他也不会相信,这个时候一顿饱饭远比假大空的未来要实际得多。
朱家三兄弟游荡于乡野,是当地有名的流氓无赖。表面上,朱温三兄弟浑浑噩噩,游手好闲。但我相信,人天生不会喜欢这样的生活,没有未来,用强悍的外面掩饰内心的自卑。人天生向往美好。
张惠的父亲是宋州刺史。一次张惠陪着母亲去寺庙里烧香,恰巧被在附近游荡的朱温碰到。一瞬间,张惠的魅力击中了朱温的心房。在贫穷小子朱温的心目中,张惠是所有美丽的化身。

按照当时的处境来看,二人之间绝无可能。张惠是高贵的官家小姐,朱温却是开始亡命天涯的逃犯,惶惶如丧家之犬。不过,这一惊鸿一瞥,让朱温记了一辈子。
彼时天下开始大乱。黄巢在山东起兵反唐,朱温闻讯后,本能地觉得机会来了,加入了农民起义队伍。加入军队后,朱温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不要命的枭雄本色,很快就成了起义军中颇具实权的关键人物。
在厮杀搏命中,朱温时不时会想起张惠那姣好的容颜。他也许在祈盼,自己还能不能遇见她呢?
命运待朱温不薄。
在动乱中,昔日的大唐高官命运一夕之间翻转。一日,朱温手下的士兵拉着两个女子,准备进献给朱温。朱温无意中看了一眼,顿时喜出望外,其中一位女子不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张慧吗?即使张惠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容颜憔悴,那天生的美貌依旧夺人眼球。
朱温立即命人放开张惠,待张惠客气周到。张惠也庆幸自己在如狼似虎的叛军中得到保全,对朱温颇为感激。
朱温抓住机会向张惠提亲。在过去,张惠也许会对身份差别有所迟疑。但现在,两个人的处境反了过来,张惠很快做出了决定,嫁给朱温。
在对待迎娶张惠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朱温肯定是动了真情的。在乱世之中,手握武力的朱温要用强,谁都拿他没辙。但他严格地按照贵族家庭的婚姻规则程序,举办了一场豪华隆重的婚礼,把张惠娶进了家门。
朱温和张惠前半生的人生际遇,是最为真实的言情剧桥段。一个是官家小姐,一个是市井流氓;人生反转之后,一个成了义军首领,一个沦落成泥。兜兜转转之后,两个人再次相遇,市井流氓解救了落魄佳人。
之后,随着局势的变化,朱温背叛了黄巢起义军,归附唐朝,势力也越来越大,成为唐朝末年最大的割据势力。这一路走来,张惠凭借朱温对她的深情,加上自己的智谋辅佐朱温,始终得到了朱温全部的爱重。
朱温在外领兵打仗,嗜杀成性,但对妻子始终保持敬重。外出打仗的时候,朱温忍不住寂寞找了别的女人。后来这名女子怀孕了,朱温害怕张慧多心,迟迟不带回府中。
张惠在军政大事上也能行驶自己的权力。每当朱温有什么疑难之事,出生于官宦世家的张惠总能一语中的,令朱温茅塞顿开。有时,大军已经开拔,张惠忽然想到什么,立即派人拦住朱温,要求立即返回。朱温也二话不说立即执行。要知道,朱温生性多疑残暴,时常猜疑他人,动不动就处死别人,唯独张惠是个例外。
一个人两副面孔,朱温是代表人物。那副好的面孔,始终是面向张惠的。朱温对待张惠,可以说得上:“无论我怎么对别人有多无耻多混蛋,我永远都不会这样对你。”
从初见的时候,张惠就是朱温一生中最美的梦吧。不仁如朱温,却有幸一生都呵护了自己的梦想。
这一切并不能表明,聪慧的张惠看不到朱温恶的一面。要是后来朱温能够听从张惠的临终劝诫,也许就不会死于非命。
在朱温灭唐自立前夕,张惠病危。还在前线打仗的朱温听到消息后,急忙班师回朝,见了张惠最后一面。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张惠比任何人都了解朱温。她忧心忡忡地嘱咐朱温,一定要戒杀远色,不要冤杀不下,不要贪恋酒色。
伤心欲绝的朱温立即答应了张惠。朱温称帝后,没有册立皇后,似乎这个位置就空留给已经逝去的张惠。

从朱温后面的实际行动来看,他并没有把妻子的临终告诫放在心上。朱温称帝后,更加荒淫无道,纵情声色,甚至把自己的几个儿媳妇轮流召入后宫,哪一个儿媳妇陪睡给力,就许诺把帝位传给谁的丈夫。整个后梁一片乌烟瘴气,最终其子朱友珪命忍不下去了,发动叛乱,亲自把老子送上了西天。
张惠对朱温的苦心,终究是白费了。
作为一代枭雄,朱温无疑是有本事的。但不听老婆的临终劝诫,最终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下场。他建立的后梁存续不过17年,拉开了战乱纷纷的五代十国序幕。
朱温和张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有本事的男人,听老婆的话总是没错的。要知道,“巾帼聪明胜丈夫,遗箴端的是良谟。妇言不用终罹祸,淫恶难逃身首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