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柔美文分享原创来自生活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读《论语》4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读《论语》4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18:19 被阅读0次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衽仁道的根本。过去给皇帝的秦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 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虽然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办一办的,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当然,那种借父母去世而大办丧事,大肆张扬以捞取钱财的做法,已经违背了"慎终"的精神,不仅不能使民风归于淳朴厚道,反而使人虚假意,陷于商业化的人情算计之中去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都必定得知那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是他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而获得的。夫子这种获得的方法,大概和别人获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温、良、恭、俭、让,表现在外是一个人做人的态度,行为的风范;植根于内则是人格的修养,文化的积淀。

孔子因为有这样的修养和风范,所以别人会主动部政于他,请求他的指点。

当然,真要参与政事,治理国家,改造世界,仅有这种温、良、恭、俭让的风范是不够的。所以革命家毛泽东要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近,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说到底,温、良、恭、俭、让是夫子的风范,儒者的本色。所以,即便是孔子本人,虽然别人都愿意问政于他,但他最终还是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好回国做一个教书先生了此一生。

今天学习了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读《论语》D5

    读《论语》分享 乡党第十 《论语导读》:他的思想是中庸而不偏激的;他的性格是温良恭俭让而略显拘谨...

  • 愚子读《论语》十五

    愚子读《论语》十五 在《论语·泰伯篇》中有句话至今备受争议,全文如下: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对于这句话...

  • 读《论语》悟孝道

    “孝”字的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两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的甲骨文中就已出...

  • 读《论语》,悟孝道

    文/美峰 2019.7.19 “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可以说是底蕴丰厚,历史悠久,今...

  • 读《论语》,悟“孝道”

    一、孝的作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

  • 2022-03-10

    2022年3月9日读《论语•泰伯》 【原文】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0:子曰:“好勇疾...

  • 读《论语》012: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的出处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

  • 每日《论语》||(八)温良恭俭让的风范

    子禽问子汞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汞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

  • 读《论语》第八章:泰伯篇〈8.9〉

    读《论语》第八章:泰伯篇〈8.9〉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①孔子说:“...

  • 读《论语》44 | 君子风范

    【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和人争,要争,一定是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读《论语》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c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