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五邪中小邪、热邪、寒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

五邪中小邪、热邪、寒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09-19 19:20 被阅读0次

五邪中小邪、热邪、寒邪如何用针刺治疗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一般小邪(虚邪)多在分肉间,针刺方法是须日益壮大其真气,以补其正气的不足,邪气就不致为害了。同时审查邪气的所在,当其尚未深入的时候,迎而夺之。这样远近的真气尽至,正气充足,外邪就难以内陷。治疗时不要针刺太过,因为这样往往会损伤正气。所以,刺小邪之法,取在分肉间的穴位便可以了。

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在针刺热邪时,应把邪气发越于外,而使之由热转凉,外邪被排出后,病人不再发热,即属无病了。所以在针刺时要用疏泄的手法,为邪气疏通道路,开辟门户,使腠理开泄,邪有出路,病就可以痊愈。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疾去,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在针刺寒邪时,应当用温法,以保养正气,针刺时应缓慢进针,待其得气则疾速出针。出针后,针孔已闭合,正气才不会外散。这样可使神气恢复正常,精气渐渐旺盛,从而达到补气行血散寒的目的,虚实即可调和,真气也就固密内存了。

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镵针;刺寒者,用毫针也。黄帝说:针刺五邪,应各选用何种针具比较合适呢?岐伯说:刺痈邪当用有刃而锋利的铍针,刺实邪当用锋针,刺虚邪当用员利针,刺热邪当用镵针,刺寒邪当用毫针。

(原文)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疾去,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黄帝曰:官针奈何?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镵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今天学习了五邪中小邪、热邪、寒邪如何用针刺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刺节真邪七黄元御灵枢悬解情释 题文诗: 刺有五邪,有持痈者,容大狭小,热者寒者, 是谓五邪.凡刺之方,不过五章,瘅...

  • 万恶之淫——湿气(一)

    在中医上讲,人体有六淫,即六邪,它是人们引起疾病,亚健康的根源。包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 寒、热都...

  • 玉衡美容刮 — 为什么你的皮肤会粗糙萎黄无华?

    “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25岁以...

  • “井主心下满”之感悟

    今看内经,有云:“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输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

  • 女性保养—温经汤+四物汤

    西医分两大类 一:无排卵型月经 二:有排卵型月经 黄体酮 中医分为三类 一、寒邪、热邪、湿邪 1、寒邪就是阴血 经...

  • 解密两髀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于两髀。 ...

  • 【拍打腹股沟的益处】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髀就是指腹股沟,这句话的意思是,脾有病,必然有邪气滞留...

  • 湿气

    转自撒小小白 在中医上讲,人体有六淫,即六邪,它是人们引起疾病,亚健康的根源。包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

  • 中医体质——下寒上热

    体质说明 《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上热下寒是寒...

  • 《荷尔蒙正旺,你咋不行了》

    文/潇潇孤舟翁 近日朋友在研读《黄帝内经》,参赞内经之博大精深。 时不,张口闭口:“寒邪损形体,热邪伤真气,风邪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邪中小邪、热邪、寒邪如何用针刺治疗——读《黄帝内经》灵枢 刺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jp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