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是少有豆瓣评分在9分以上的国产电影。
我看的比较晚了,并非不想看,实在是有些不敢看。
只看介绍和影评就已觉得太过真实,真实的就像一部纪录片。片中每个人的悲伤、挣扎,就像是发生在身边,又像是降临在自身,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1
如果你的生活是这样。
儿子即将被前妻带往国外,父亲得血管瘤瘫在养老院,拖欠房租被房东锁死的铺面里堆的全是卖不出去的印度神油。这时,有一个暴利却违法的机会摆在面前,你会不会赌一把呢?
故事并不是一个英雄式的开端。
程勇一开始答应贩药就是为了钱,而且不是走投无路,他都不愿意赚这个钱。
在获知暴利后,程勇的态度有了第一次转折。他不再抗拒这件违法的生意,出手果断争取下代理权,垄断了利润。给病友群主们打8折,扩大了市场。对抢药的病人黄毛也不会丝毫手软,追上就打,打完还要把药一粒粒的收回。
靠着进价500,卖出5000,程勇一夜暴富。连带着吕受益、思慧、刘牧师、黄毛,也都挣到了钱,吃上了药。

不光赚了钱,所有吃上便宜药的病人也都感谢他。他一手数着钱,一手接着锦旗,享受着生意的成功。
直到,假药贩子张长林因私利举报他贩售假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离被抓就这么近,而且毫无自保之力。程勇的心态发生了第二次转折。他怕了。
没有什么为了病友英勇与假药贩子抗争的桥段。作为一个商人,他告诫自己:“为了生意坐牢,不划算的。”。钱也赚够了,既然有人想抢,给他就是了。
争利而聚,利尽而散。程勇还是讲义气的,帮手下几人跟假药贩子争取到了不变的价格。至于其他病人要花1万、2万,甚至还能不能买到药,他不想管了,也管不了了。
2
一年后,程勇靠着贩药赚的钱,开起了服装厂。每个月几十万的利润,而且还是正经生意。他也一改当时邋遢的造型,从内到外变成了一个企业主的模样。
这时,吕受益妻子突然到访。几天后,程勇去了医院。见到吕受益消瘦衰弱的身体,听着他因清创疼痛发出的声声惨叫。他第一次决定为了救人,再次贩药。哪怕没有了代理权,要以零售价购买。哪怕因为上次的清查,现在带药的风险已经成倍增加。
当他从印度药店走出来的时候,镜头中的街道开始弥漫烟雾,背景音中铃声渐进,两队人渐次经过。我认为这是全片中镜头语言的巅峰。
走过的队伍中,一队在运送神像,一队在喷洒药粉。
烟雾弥漫中被隔开的人和神。每个行人都像是病人,匆忙用手帕、衣物捂着口鼻。神像伴随着空洞的铜铃声从人群中缓缓经过。神的目光掠过所有人头顶,高高在上却半点不看人间。
神不渡世人苦。

吕受益的生命已无法挽救,再次贩药几乎是“死路”一条。看着那些病人渴望的眼神,程勇还是拿回代理权再次贩药。这回,他卖500一瓶。
本地病人都买到了,他还要继续联系外地病人。印度药厂被查封,他贴钱按零售价从药店回收,仍然500一瓶卖给病人。
这最后的一次转折,程勇已是当之无愧的“药神”。

终于,到了一切结束的那一天。身后骤然亮起的车灯,程勇明白,已经无路可逃。他选择用货车挡在警车与病人之间,试图掩护他们拿着最后一批药逃跑。自己只是神色坦然的下车,等待被逮捕。
却不曾想最后的努力只是徒劳。他被警察扑倒在地,绝望的看着病人从巷子的另一头被堵回,一个个被按倒在地……
受审,宣判,他面色坦然,只说:“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希望那天早点到。”。
终于在看到庭外等候的病友们时,眼泪才隐忍的流下。
人生如此,值得。
3
在这部片子里,没有可以分明的是非、对错。
贩药的程勇错了吗?他只是一个小店主,他想赚钱。就算乘以10倍,依然只是制药公司售价的七分之一。病人原来只能吃一瓶的药钱,现在可以吃七瓶。
拒绝贩药的程勇错了吗?他只是一个小店主,他怕坐牢。他负担不了那么多人的生死,谁也没有权利用道德绑架一个人。
拒绝抓人的警察错了吗?他查明是“有效药”时,上级却只管药不合法。老人拉着他的手说出“我不想死”,他再次请命,却被训示“法大于情”。
好在,电影的最后,天价药已经纳入医保,程勇所说的“好日子”终于还是到了。
还是愿所有人身体健康,平安一生。毕竟,“好日子”的到来,还是太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