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践行笔记】无媚💓——“不舒服”的“好命”开始了
一、“不带评论的观察”
前两天问我大儿子:“怎么把笔都拆零碎了,只剩下个笔筒子在这,花钱买来的文具,就这样不爱惜吗?”他看着我不说话。
我继续:“你要这样以后别跟我要任何笔了,我那么多笔都让你弄坏了,你到底怎么回事?”他怯怯地:“妈妈我错了...”
我非常不喜欢他这么回答我,我不是为了让他认错的,我想知道为什么:“你怎么想的?”他说:“没怎么想。”
“你当时拆掉它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心里想的什么就说什么。”
“……”
“如果你不告诉我,我可能会生气,可是如果你告诉我真实的原因,为什么那么多笔都拆掉,我可能就不会生气。”
“妈妈我不知道怎么说。”
“就是你心里想干什么,当时,有什么想法,就把它说出来...”
“我想当大炮。”
“大炮?”
“嗯。”
“你有那么多拼插玩具...”
“可是没有这种圆筒子的...”他指了指笔杆...
我一下气笑了,他看到我笑了,也裂开掉了几颗牙的嘴巴,笑出来...
“还真的挺像炮筒子的呢...好吧,以后妈妈问你,你心里怎么想的就告诉妈妈,跟我说明白了我就不生气。行吗?”
他嗤嗤笑着点点头。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印度哲学家 克里希那穆提
听了焦距老师的分享,回看自己,如果当时我不带有“评判”的有色眼镜去“观察”我的孩子,不上来就以我的视角责备他,我俩沟通会不会更顺畅呢?
以后面对熊孩子让自己“抓狂”的状况,该怎样平复内心跟他“沟通”呢?
践行一:不带评论的观察
“我看到你把好多只笔都拆开了,宝贝,你这是想做什么呢?”
(“我想做大炮啊。”——他会不会毫无压力地这样说?)
二、FFC法则
听了很多课,总想“赞美教育”,可不及老师一句“FFC”法则——集感受,事实,比较于一体的夸奖方式,忽略了其中任何一项,夸奖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回看自己,表扬上我干巴巴,疏漏一项或者两项,批评的时候倒是这FFC三要素俱全。
哎呀,要命,“自以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妈妈,孩子挺快乐,可是参照标准一样样“卡”自己,却不及格。
践行二:FFC夸奖法
以前这样:“宝贝儿,你天天读书,全背过了才考试考的这么好,才拿到这座奖杯,我们以后也要继续保持啊。”
以后试着这样:“宝贝儿,妈妈真为你骄傲!这是你天天读书努力的结果!妈妈从来都不知道你竟然能做到这样优秀,比妈妈都更能坚持,我们一起继续保持好不好?”
三、平等、稳定
做个靠谱的人,稳定的言行一致,于我并不难,可是做个“靠谱”的妈妈,情绪始终“稳定”地“说到做到”,可比做销冠还难呢。
曾经也是销冠,深韵客户心理,也带团队,深韵团队小伙伴“需求”,可是面对我的两个小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的需求,或者说明明知道他们心底的需求,却总向他们主张自己的“需求”,这也是没有保持好“平等心”的表现吧。
践行三:平等心,投其所好,儆其所恶
给我们一起制定计划,一起复盘,一起得奖励,有需要警告批评的地方,也不正面批评,而是说:“你的行为影响你作为一名男子汉,一名绅士的口碑。”
践行四一视同仁,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能敷衍
我是个对父母,对老公说想你爱你谢谢你都会觉得生分,肉麻的人。可从今天开始,试着对他们这样表达。(想想都肉麻,先开始说吧)
对孩子却经常这么说...这是人格分裂了吗?
先让自己“不舒适”,体验下吧。
身在牛人营,各种“不舒服”,不舒服地做了两天图,做出了今儿的“早安”日签。
每天,都跟着勤奋的老铁们用心对比自己,发现每个老铁身上,都有太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个个都是我的榜样。身边一群这样优秀的人,不得不逼迫自己也逐渐学会了很多大咖的技能。
这或许就是“好命定律”吧,2019年,真的越来越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