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做完一个小结,准备继续“四气调神大论”的学习。今早到书房偶尔翻出南怀瑾大师讲述《黄帝内经》小册子。因崇拜故购买不少有关南怀瑾大师的书,诸如《他说老子》、《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等很多。读南怀瑾,让你理解什么叫“微言大义”,他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他对国学钻研精深,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他对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堪称“一代宗师”!
黄帝内经的内涵
一般《黄帝内经》的介绍中,都是说它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南怀瑾大师却说《黄帝内经》,它不只是一部医书,它是包括“医世、医人、医国、医社会”,所有心医的书。
《黄帝内经》与道家的黄老之学,及《易经》、阴阳五行,都与中国文化的精华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分两部分,《素问》与《灵枢》,《素问》是黄帝请问他的老师,生命与天地之间的道理。这些问答的记载。《灵枢》也是黄帝与医药专家的问答记录,不过问的是岐伯同其他的专家,比较偏重医病方面。
《黄帝内经》并不偏向于医药方面,而是偏重于人的生命、养生方面。
所谓“内经”是对内部,对身体、生命、个人来讲的。
我对南怀瑾大师对儒释道的比喻很感兴趣。
几个门店:
南怀瑾在《老子他说》中,讲述了这么一段: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孔子(儒家)开的是粮店,打倒了粮食店,光吃牛排面包是吃不饱的,会吃出毛病的。
老子(道家)开的是药店,不病就不需要药店,一旦生病则非要去药店不可。
释迦牟尼(佛家)开的是百货店,吃饱饭又没有病,有空去逛逛百货店,没有空就不去逛。
这三家店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都不能打倒,打倒了就麻烦了。
药方
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不管任何政治,在政策上都要有个药方。由古至今,一切圣人都是医生,他们所提倡的,所开的药方是为了治病。
儒家开的药方是仁义,人要有爱人如心。儒家为什么提倡这个呢?因为,孔夫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民族个性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仁义礼智信都非常缺乏,所以儒家的大医师孔子、孟子,开的药方就是仁义。
老子开的药方是无为之治,这一味药是很重要的,碰到这个病,非用这个药不可。
印度这个民族不平等,所以释迦牟尼佛开的药方是平等,种性平等。
另外,西方人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等,所以耶稣(基督教)开的药方是博爱。并不是西方有博爱,我们东方人没有博爱,因为西万人个人自由主义思想严重,不免就自私,所以耶稣开的药方是博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