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坚持分享第1917天 20220609
《咕咚》是一篇童话故事。
目标
有人说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如果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动起来,那么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叫兴趣。
怎么样设计这个“动”?
目标,总是能够引领行动的方向;目标,总能引领当下的具体动作。
今天围绕目标我也展开了系列活动。
关键处盯一盯
来处来去处去。关键在哪里呢?当然在课文里,所以让孩子走进课文,再读课文。
今天的读和昨天不一样,一边读一边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动作。

昨天让孩子们读了课文,认了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今天带孩子们对于课文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情节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拉出关键的动物们的三处关键语句,让孩子不仅能读,而且能够把角色里边的情绪和动作做出来。

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兔子,成了小猴,成了大伙……
台上跑,台下跟。课堂上,真的动起来了,喊起来了,跑起来了。
动,可不是乱动。是围绕课文引出的动。这个动到孩子们的身上,就变成了孩子们内在对课文的理解,就成了孩子们身体的一部分。

提纲挈领拉一拉
课文有7个自然段,根据故事提炼出儿歌。先请一个孩子带着其他孩子们读一读。语言文字是有感染力的。语言的节奏,带出孩子们不由自主的拍手。节奏之美在课文里,在儿歌里,也在孩子的朗读中。

这么好的儿歌,这么带劲儿的孩子们。怎么样更美?怎么样让孩子读得更有力,更有好感觉吗?对,男女生分开。
我先说开头三个字——木瓜熟。
孩子们接手下边的内容。男孩子和女孩子,老师和学生,我们融入在课文的朗诵和表达里,也体验在表达课文内容的喜悦里。
这是和谐之美,这是和谐之乐。
孩子们朗诵完,我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好。孩子们的动作自发随着黑板上的这个“好”字“展开双翼”!课文内容连一连
这是一篇非常别致的课文,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的。连环画的学习,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分别是什么呢?让孩子说一说。
查字典
看插图
可以比较文字和图画猜一猜……
听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发言,我在心里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主要内容大汇总
一共有几个自然段?都谁听到了声音?反应都是什么……
如果说课文是一大片树林的话,那么本次开火车根据课文内容拉出来的内容,似在树林中的铁轨,每一个空白之处就像一个又一个站台。几列火车开过,发现结果,却是错了四个。
每个困难都是孩子成长的阶梯。所以再次让孩子读课文,再次同桌商量,再次重新选择。这一次,对啦。掌声响起来,这是孩子们自发的掌声。
错误带我们上台阶
错误❌,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孩子说一说,讲一讲。说出来,讲出来才是他们自己的。
家荣说,腿上的伤告诉他要注意安全。
小尘说错误,让他再次读课文,增加熟练度。家硕说,有了错误也不要过分悲伤,因为只要坚强,一切都可以改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苏轼,他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特别的坚强,特别的乐观。”听着这个爱读书的男孩子在这么大的年龄有如此的感慨和顿悟,佩服!
快乐课堂快乐多
错误真的不可怕,孩子们在犯错中果然又有了不同的成长。
快乐花开课堂
拥抱学习过程中,
每一个孩子们的精彩瞬间;
拥抱课堂进行中,
每一次孩子这样那样的发言。
无论如何,
每一次生命的出现,
都是一份天大的美意。
我们真诚勇敢地
拥抱不完美。
让孩子们,
拥有越来越好的感觉。
这种感觉,
总是如此令人心动。
相伴孩子们,相伴一次又一次美丽的成长,就像每一天都有鲜花绽放!
心动不如行动!
行动带来更大的心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