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律使人学习/思考/成长
那些被“梦想”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

那些被“梦想”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

作者: 846ef2612b44 | 来源:发表于2019-03-20 23:59 被阅读5次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三百五十六天

年初的时候去了哈尔滨,去哈尔滨当然得去看看果戈里书店,今天翻了果戈里的公号看到了这边文章,原作者杜思。

说起“迷惘的一代”,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硬汉海明威了,但实际上它最初的含义是指一战到二战期间出现的美国一类作家,他们的作品表现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失望和不满,但又找不到新的生活准则。很快,这个词从一个文学流派变成一代人的称呼,用来形容一代人的精神生活状态。

1925年的菲茨杰拉德凭借《了不起的盖茨比》, 深刻地展现出了美国上层社会“荒原时代”的精神面貌,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重要的代表作。但他的好朋友纳撒尼尔·韦斯特,却差点淹没于文学长河之中,被整个世界错过。

差点被世界错过的文学大师

说起纳撒尼尔·韦斯特,真的要为他掬起一把辛酸泪了。

在20世纪初,美国梦可谓风靡一时。在那片土地的人民心里,美国有着富饶的资源,遍地的黄金,是名副其实流淌着奶与蜜的国度,是苦难人生的希望和梦想。只要敢想敢做,抓住机遇,一步登天的人比比皆是。

纳撒尼尔·韦斯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韦斯特的犹太父母从立陶宛移民美国,并于1903年在纽约生下韦斯特。他们满怀着希望来到这块新大陆,要在这里实现美国梦,但现实却让他们的孩子韦斯特半生都在大萧条时代中,韦斯特本人也仿佛天生就对所谓的美国梦不感冒,并且在整个写作生涯的主题都与之对抗。

1933年韦斯特出版《寂寞芳心小姐》,上市时本书好评如潮,被认为是美国作家写美国的一大佳作,谁料上市后竟遭逢出版商破产,使得本书售出不到800本。

《寂寞芳心小姐》

他的第二本作品《百万富翁》再次惨败。

1939年,坚持不懈的韦斯特出版了第三本作品《蝗灾之日》,被誉为最令人惊艳的“好莱坞小说”,然而此书印了三千册,只卖了一千四百六十四本。典型的叫好不叫座。

也许你会以为在文坛享有盛名的韦斯特,屡败屡战,坚持不懈地写作,直到自己赢得世界声誉的话,那么很遗憾,《蝗灾之日》就是纳撒尼尔·韦斯特的最后作品。

1940年,韦斯特与新婚八个月的妻子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年仅36岁。

那时的美国人民正在经济大危机中挣扎求生,他们需要的是温暖积极的正能量,来像精神鸡汤一样安慰他们饱受生活摧残的内心。而不是韦斯特这样瞄准着美国大众社会中的病态心理,加以批判的揭伤疤的作品。

只能说韦斯特的作品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太超前了,也太有高度了,这就好比你不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吃饭,而让他品红酒一样。韦斯特的作品的主题始终无法契合当时美国人民的心理需求,所以,他生前甚至连小说家的地位都不能得到确立,销售成绩惨淡到无法以此糊口。

韦斯特没有等太久,在他死后的十年,不断地有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推崇生前籍籍无名的韦斯特,称他为“奇才怪杰”,是马克·吐温以来最伟大的嘲讽家。又过了七年之后,其独特、不凡的才华终于获得公允的肯定。

他的两部作品《蝗灾之日》与《寂寞芳心小姐》同时入选《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全球100部伟大英语小说、兰登书屋20世纪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成为公认的美国现代文学经典。

纳撒尼尔·韦斯特作品

韦斯特也因此成了仅有四部作品,就跻身成为世界一流文豪的人,并且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如今,他的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推崇,影响深远。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等杰出小说家的作品中均有韦斯特创作风格的痕迹。

这天到了,然而,什么也没发生

现代生活对于普通人好像是个劫难,追求自己喜欢的,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追求稳定生活的,一辈子被工作奴役。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被庸碌的情怀、翻腾不休的自我、现实的经济压力腐蚀、折磨,终于掏空灵魂,到了该收获的那一天发现什么没有。韦斯特在《蝗灾之日》中对可悲的境地有着精准的描述:

“这些人终日饱受无趣繁重的工作奴役,可能在田地,可能是各种令人厌烦的机器,他们省吃俭用,梦想存够钱后就能悠闲享受。终于,这天到了,然而,什么也没发生,他们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他们没有心思悠闲地过日子,也没有条件寻欢作乐。……于是他们越来越无聊。他们明白自己被骗了,原来追求的一切成了笑话,没有东西强烈到足以让他们松弛的心智和躯体变得紧实。他们被欺骗、背叛,他们做牛做马、省吃俭用全是白费功夫。”

蒙克 《呐喊》

关于书名《蝗灾之日》,“蝗灾”是来自《圣经》里神惩罚犯罪的灾难,《圣经·启示录》里记载“有蝗虫从烟中出来飞到地上,……唯独要伤害额上没有神印记的人。但不许蝗虫害死他们,只叫他们受痛苦五个月,这痛苦就像蝎子螫人的痛苦一样。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决不能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

《蝗灾之日》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疯魔而癫狂的画面中结束——所有失去理智的人,大脑已被蚕食,灵魂已被抽取,盲目而无序地像一群蝗虫一样追捧着名流,或者说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

要求死,决不能死,愿意死,死却远避他们,没有比这更严酷的惩罚了——谁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就不曾忍受这样的痛苦呢?

“许多船沉了,永远抵达不了藻海,但梦想永远不会消失。在某些地方,梦想会折磨某些不幸的人,而终有一天,那人被折磨够了之后,梦想就会被重新复制出来。”

在旅馆当了二十年会计的荷马、演了一辈子小丑的哈利,还有那些怀抱希望却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他们被美好的光环所迷,在欲望中浮沉,被现实裹挟,最终走向各自的归宿。

在这个时代,鼓励别人去追求梦想是容易的,也是危险的,多少虚荣的欲望假以梦想的名义,让普通人为之付出一生。因此,我们必须真实而清醒地审视自己所追逐的东西。

2019年3月20日

我是有点逗的正经人

时而神经,时而正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

一名终身学习者

相关文章

  • 那些被“梦想”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

    自律使人学习,早起第三百五十六天 年初的时候去了哈尔滨,去哈尔滨当然得去看看果戈里书店,今天翻了果戈里的公号看到了...

  • 献给被梦想折磨的人们

    if you’re going to try, go all the 如果你主意已定,不要 way. 回头 oth...

  • 欲望的荣光

    理性说, 生命是黑白的。 不为功名买单, 就要为平庸付账。 感性说, 生命是彩色的。 悲欢离合在多元世界里轮回, ...

  • 八个字摆脱欲望控制,解决欲望折磨。

    在正文开始前我想问三个问题 什么是欲望? 为什么会被欲望折磨以及被欲望折磨了怎么办? 欲望真的只会折磨我们吗? 如...

  • 假如我会变

    假如我会变,我们梦想就是变成一位身负超能力的医生,我可以用我神奇的力量去拯救那些被病魔折磨中的人们。 ...

  • 以往已过去,未来加油

    人们皆有欲望,而我却用尽50万得到了一个去除欲望才能得到幸福的过程。 在失去的日子里,我被痛苦折磨的日日夜...

  • 鱼儿的眼泪

    ——送给那些被现实折磨着,却依然有梦想的人们 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 有一条小鱼 用并不强壮身体,拼命的游着...

  • 被不需要的欲望折磨

    很多时候,我们心心念念想要的,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听起来很矛盾吧,可事实经常是这样。我们的欲望经常被什么东西调动...

  • 往日荣光

    我想重回往日荣光, 那些被阿波罗祝福的岁月, 橄榄枝还带着清晨的露水, 人们脸上洋溢着笑, 不止是荣誉, 还有那些...

  • 2018-03-26

    乱世出英雄,今天没有英雄,有的只是狗熊。一个欲望被包装成梦想的时代,有梦想只为了实现那些无耻的欲望。你是多么的无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被“梦想”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etf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