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到看起来让人心动的数字或百分比,让你感觉到了精确性和科学性时,请小心,这些数字也可能是骗子。比如某文章报道百分之四十的大学生患有抑郁症,这样的论述可以作为一种数据证据,或许会让人觉得言之凿凿,但是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数据是如何采集的?出处和来源在哪里?没有权威的出处,数据只是数字,不是证据。
除了利用外显的证据、统计数据修饰结论,某些作者会通过省略部分关键信息,增加说服的成功概率。在我们接受对方的结论之前,应该先考虑对方是否有意省略了一部分对其不利的信息。
不过即使我们在检验数据可信度以及洞悉了省略的关键信息后,还要明白,事实上,从一套理由和证据中,能够推断出多个备选结论,而且都满足因果关系,批判性思维需要我们在众多的备选结论中,寻找最合乎情理的结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