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简友广场
非暴力沟通10·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非暴力沟通10·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作者: 墨绿色的鞋子跑啊跑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2:43 被阅读0次

这是我与“非暴力沟通”故事的第10篇记录

在精读《非暴力沟通》第五章节“感受的根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我的妈妈、姨妈、好朋友的妈妈、舅妈甚至有些好朋友等等身边的女性,她们的形象都不约而同的和“付出、牺牲、默默无闻”连系在一起。这是我们社会文化所影响的,而且是跨区域跨国界的,尽管我以为在美国也许好点儿,但是宝蕊老师在美国读书的时候,也深深体会到“男女有别”。

更细致一点的来说,女性在表达请求时感到别扭,好像做错了什么。书中用的词是“妇女”看起来好像对年龄有所范围界定,但我认为大部分女性因为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很难跳出母亲“榜样的力量”,重蹈覆辙。

想起一个例子,年前妈妈从外地回来,帮我打扫卫生,连着打扫了两天,到第三天时就开始发脾气。因为我已经开始非暴力沟通的学习,所以试图引导她表达自己,我说“妈妈,看到你一直不休息连续打扫,很辛苦,我感到很抱歉,其实是希望你来我这里休息的,你是不是也累了,需要休息一下呢?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并不能产生成就感,不如放下,我们出去吃饭,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吧?”

没想到说完,老妈大发脾气,我也没有勇气继续和她聊下去,她还是按照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继续在第四天还在清理我的屋子。

我想这样的事情,在很多人身边都有发生吧?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就会增加。作为亲人,我们只能一步步的去继续努力影响她们的想法和行动。

关于女性角色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转变,是个我正在探索的主题,今天还是先来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看看我们新的知识点,愿你有所收获!

·Day9·作业·

阅读·《非暴力沟通》第五章 感受的根源/难以承受的痛苦&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1、读书笔记

【书上说】

个人成长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温暖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但无需责备自己。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责任。我们乐于互助,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是想帮助我们既想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老师说】

卢森堡博士对女性的关怀,美国文化似乎很少鼓励女性表达需求,其实男性也如此。女性以自我牺牲出现在人们面前,是跨文化现象,是集体意识。至少女性被认识到有牺牲的价值,但是男性,他们的需求被认为放在打拼的目标上,对男人而言,生活的目标就是成就,事业顶峰就是需求的满足。但很多程度上他们也存在委屈。由于社会对男性价值的认定,他们以家庭拼搏为理所当然,他们对家庭的温暖也不自觉地削弱,没有表达出来。

在中国文化,会存在道德评判,需求的表达在中国环境中,适度、正确的表达非常重要。知进退,拿捏分寸就是这个道理。

卢森堡博士谈论到,大多数人而言会经历三个阶段(可以对照上一板块同步看):

1、情感的奴隶(他人快乐,我才快乐。一直是创造别人快乐的状态)每一个感受都是主观的。

2、面目可憎(怨恨、内疚、自责)由自责到责备别人,反目成仇。因为无法让别人快乐,会有内在的委屈感。第一第二阶段是一个转化的过程。一旦我们压抑了自己,就会变成1、2种状态。2、3到过程中,要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需要。

3、生活的主人:当我们表达了我们的感受,为满足的需求,用同理心的关注去倾听对方,了解对方,当他听说我的需求,他的反应,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才会达成彼此的交流。达到双方面的共识“需要”,才能彼此给予同理心的互动,才能达到双赢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存在的疑问

暂无

 

3、刻意练习反馈

在生活里去试试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但是在表达之前,先婉转的了解、构思怎么做才能不会在练习的时候让对方一下子生气了并拒绝交流,生活就是道场,需要不断练习~

回到开篇所说,我和妈妈之间的对话,如果再重来一次我可以这样讲。

妈妈,看到你从进我这个小屋的那一刻开始就在不停的打扫卫生,而是持续了三天了(观察),我很担心你的身体(感受),我希望你能在我这里休息好,放松一些生活,之前给姐姐带宝宝也辛苦了,你如果能休息好不要太关注我的生活细节,我会感到自己是独立性还不错的孩子(需要),所以,放下拖把扫把,离开厨房,我们一起出去吃好吃的吧~让我照顾你吧~(请求)

这是一个需要打破自我局限,突破女性角色和心理状态的持续练习。

总之,希望“女将”们都能看到自我,成为自己更好的样子!

我把标题改成“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就是希望看到此处的你,更加重视这一点!

 

相关文章

  • 今日文案‖希望你顺心顺意,开心平安

    1.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非暴力沟通》 2.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

  • 非暴力沟通10·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这是我与“非暴力沟通”故事的第10篇记录 在精读《非暴力沟通》第五章节“感受的根源”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浮现了我的妈...

  • 【1组A08】连叔说:你要被你自己听到,我才听得到你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

  • 你要被你自己听到,我才听得到你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你最了解你自己...

  • 44.更好的观念,更好的生活

    1.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马歇...

  • 非暴力沟通-感受的根源(中)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社会文化并不鼓...

  • 今日一句

    今天这句,非常好。至少我这样认为。 马歇尔·卢森堡说,“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

  • 表达的力量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求,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获得积极性的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只有...

  •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就是提醒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非暴力沟通可以帮助别人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自己理解别人,...

  • 日记18

    今天看了《非暴力沟通》中第五章感受的根源,关于需求有两句话值得我深刻领会:1.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10· 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lf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