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无痕,到基层工作已经两年了。
还记得来参加工作时,背着一个红黑镶嵌的大背包,里面装满了从家带来的衣物,沉甸甸的,一路上不断培养着对岩湾乡的好奇和向往,走了一路,想了一路,把眼睛睁的鼓鼓的,去领略自己将要奉献的热土。就这样,阔别了自己17年的校园生活,走进了单位,走进了社会。
参加工作正是创绿时节,当时恰巧林业站两位老干部都生病住院,领导说:“小汪,你先在林业上干。”,就这样第一天还未来得及“热身”便投入到了创绿工作,而且在今后的一个月,几乎分发了岩湾乡2008年所有的创绿树木,虽然当时还认不得任何村干部,连道路都分不清,只知道沿着凤太路走,下一村有人接应。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完成了创绿任务,竟然没出大的差错,真是大胆的领导和他新任的干部。
这使我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面对和掌握了各村的基本方位和经济状况,甚至在和村干部聊天的过程中,掌握了他们的脾性和生活习惯,像是在和家里的一群长辈谈话,于是岩湾的初步印象便植于脑海,而且很深、很深。
岩湾,就这样被我轻易拾起了。
岩湾,就这样把我轻易拾起了。
刚分配到岩湾乡时还有点抱怨,两年时间,两年历练我竟觉得这是一种福分,因为它让我以宁静为线,以思索为风筝,乘着十一五的东风,将自己的视野放高了、放宽了、放远了,关注的不光是自己、同事,还有我乡4224名人民群众,突然担负起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很荣幸,也很小心。
两年是我从一个书生向社会人不断转形的过程,是走出单纯的书本直接去面对一户户复杂庭院的历程,是从期待、挫折、鼓励中,将点滴经验装进口袋继续前行的成长过程,过程艰辛却收获颇多。
两年了,自己亲手发的树苗也快长成连荫道了,不久就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线,而我却喜欢在风景线中看游客,因为我觉得这是我最大的福气。
在办公室也待了整整一年了,每次写材料总要琢磨半天,总想在公文中也能播撒些绿色,让老百姓看到一片希望的田野;每一次都要将紧迫的急告,调理成明晰的语句,再用沉着的语气加上“你好”两字传达到各村,每一次都在宛若渔火的黑暗中忙碌着、穿行着、思索着,因为夜晚是我的准自由时间。
回顾两年,无甚突出表现,那就让流逝的青春,占据一间间重建房、一条条公路、一座座小山。
书于 2010年5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