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大三开始接触宗教,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给我传道。给我讲述基督教的种种好,她给我说的话,有一句我印象最深“我现在觉得没有信仰的人,是那么的可怜”。所以,为了不做一个可怜的人,有时间我就到图书馆,在宗教类的书架旁,席地而坐,准备探究一下是什么样的智慧,能让人内心如此强大。
佛、道、基督教、伊斯兰教,这几方面的书我都看,最终选择佛教作为我有信仰的人生的开始。这个选择也被我的那位朋友以迷信为由,嘲笑了一下下。
读佛的传记,我了解到,佛并不就是神,他是一个皇子,除去他高贵的社会身份,他和我一样是一个人。他不顾家人反对,出家求道,历经种种磨难终于修成正果,大智大慧。从此一直说法传道直至圆寂。这其中并不存在我国神话小说或影视剧里的飞天入地,呼风唤雨。我从此开始对神化的佛有了些许怀疑。后来读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在前言里,圣严法师说“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由于有了前面那些个大致的概念,我对这句话并没有十分的诧异。再后来,在《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我了解到,佛陀的神化,是在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这最终坚定了我对佛教无神论的认识。
《正信的佛教》给我以指引,使我明白在影视剧里的或者是外出旅游在各种寺庙中看到的,并不是佛陀最本真思想的外在形式。敬畏佛像或是与佛有关的种种,也并不代表那些物质拥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这种敬畏的原始,是对觉悟者的纯粹的尊重、敬仰、膜拜。这也是我认为“开光”等行为没有任何意义的原因。
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对佛教的基本逐渐有了要拨云见日的感觉。其中徐恒志的《学佛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不知作者是谁的《佛教基础知识》(非正果法师所著的那部)对我的影响最大。也使我明白,要想见识佛陀的大智大慧,非到佛经中去寻觅不可。早先看了《金刚经》《佛说七佛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和至今仍能熟诵的《心经》等,但由于过于深奥,不得其要领,重又迷茫不知怎么才能入门。直至后来看到有些法师介绍说“开慧在楞严,成佛在法华”,才决定把《楞严经》作为我正式读经的开始,古语“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更是坚定了我的这个想法。但《楞严经》的难啃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认为,正是由于佛经的难读,才使得世俗的佛教偏离了正信的佛教,并且偏离的如此离谱,人们反而把最不能体现佛陀精神的东西,或是表面的东西,或是根本与佛无关的种种,当成是佛教的精髓。很多年前看到过一则启事,是一个寺庙以百万薪资聘请讲经人,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而已,现在细想这该是那些正信的佛教徒,企盼佛教复兴,以成就无量功德的善举。缺少合格的讲经人,这许是目前大陆佛教最大的悲哀。
要想了解真实的佛教,不读佛经,而从别的方面去求取,或是想当然的以为佛教应该就是这样那样,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佛经固然晦涩难懂,但若不去求索,终难见识佛陀的大智慧,随着岁月蹉跎,时光荏苒,思想会一点点成熟起来,所见所闻会一点点积累起来,现在不懂的,也许以后会懂。如果以后也无法参悟到,那就只能说明我没有慧根,与佛法无缘了。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