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复利”的感知

对“复利”的感知

作者: 高谦斌 | 来源:发表于2021-07-07 21:26 被阅读0次

这张复利表格我亲手抄了一遍,感受确实不一样。

抄写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股票的升值,更多的是人能力、见识、知识的增加,因为只有能力与技能的增长才能带动工资的上升。

其实一个普通人能保持10%的增长很容易,只要稍微努力点就能做到。但在人群中其实很少见,一部分人去年和今年相比也没多大变化,更何况长达二十年保持进步呢?

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虽然努力,却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四肢的勤奋头脑的懒惰。在公司的角度他们贡献很低,在自己身上又不能获得成长。

无论收益是多少百分百比,在第一年(不到一整年)时收益都是0,这也是常态。

做大多数工作前期的工资是比较低的,所以选择一项工作要谨慎,因为一旦随意的找了份工作,工作不到半年离职,其实你相当于拿着低工资干着同样的或者说那些老员工不愿意干、甩给你的工作,比较吃亏。

这种规律就是高收益往往来自于长期的投入,所以开始的选择极为重要。

很多人找工作妄想在三个月内提工资,确实他们找到了,短期来看还不错。

可是却养成了只看眼前利益,短期视角的习惯。

其实很多人还是渴望进步的,不同的是关注点不一样,有人在意工资,有人希望多交朋友,有人在八卦上很积极。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那个才是重点,技能不积累的情况下涨工资是很难的,朋友可以交很多但时间却有限,邻长里短对能力的提升帮助很小。

其实想得到上述所有需求,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那就是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身(通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成长上。

从这张表格也能解决性格困扰的问题,比如:很内向的人非常渴望沟通能力的提升,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仍然变化不大,但他只要是有所进步,每年进步10%,每天只需要保持0.03%的成长,七年后就是两倍,聊天的问题是不大了。

二十年后成长七倍,在别人眼里他就是沟通高手了。

知道了这些也就没必要彷徨、忧虑、悲观了。

复利是非常惊人的,那如果选择了一份职业只有五年或者十年的增长,即使刚开始非常非常努力又得到名师不遗余力的栽培,35%的增长五年也就是4.48的水平,十年20.11。

相关文章

  • 对“复利”的感知

    这张复利表格我亲手抄了一遍,感受确实不一样。 抄写的时候并没有想着股票的升值,更多的是人能力、见识、知识的增加,因...

  • 感知复利

    说到“知道别人一直在做,但自己却没有尝试”的事情,我想到的是直观地感知到“复利”的威力。 在看李笑来的得到专栏时,...

  • 【Day 01】对感知的感知

    引言 不论是李晓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做朋友》),还是他的课(写作)都给我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第一课的意外之喜 ...

  • 《复利思维》读后感

    今天看了王智远的《复利思维》,我对复利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作者总结了复利思维包含了时间复利、学习复利、认知复...

  • 对复利的反思

    在投资领域中,如果你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做到35%,6年后的效果(6.05),相当于能做到年化收益率10%的人要等上1...

  • 早醒日志

    从新思考复利,越早期积累的东西越多,复利的效应越大,金钱可以复利,知识也可以复利,也就是说,尽早积累正确的知识对今...

  • 2019-11-04小结观察复利逻辑

    复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从银行复利带来的收益好处,我们对复利感觉很近又很远。借助前辈总结,我也转个分享:复利其实...

  • 对距离的感知

    本想和朋友们说,这两天出趟远门,话到嘴边了,又感觉不大对劲。一天时间就能到的地方,能算上出远门吗? 曾经出个省感觉...

  • 对秋天的感知

    在卫星湖,此刻已是傍晚时分,重庆的下午六点的深秋已然将迎来天黑时刻,我就是在这时候下了车。这一班长途公交直接将我从...

  • 对累的感知

    最近,我在社区做志愿者,帮忙录入信息、打打电话什么的,昨天洗漱的时候我感觉有点累,然后我有一个疑问: 明明上班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复利”的感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fpa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