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于我,是自乌镇以后知晓的第二个古镇。

很多年前,我把自己平时写的小文章发在新浪博客上,认识了同在博客写文章的西塘原创服饰品牌花制作的店主。那时候原创民族风品牌不多,某宝上有名气的也只有素萝、裂帛和花制作。她常常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拍美美的照片发在博客上,发在淘宝店铺。
看着她时而怡然时而倔强的眼神,我常常发愣到出神。每一个自由的灵魂都通过眼神通过服饰由内向往张扬着与众不同的神采。而身处小城的我,只是每天穿湮没大众的服装上着两点一线的班。喜欢素瓶干枝的人,心里该有多少绿叶。而她活出的样子,就是生活在中原小城的我期望的繁盛。
然而我实在是个很难把自己的简白变繁盛的人,一直遵从眼前的平铺直叙以为这便是安然于生命。直到2019年夏天,因为一份意外的工作安排空出来几天假期,虽然后来彼此生活频道不同,渐渐不再有交集,我才发现心里想去江南的愿望一直沉寂着在等待被唤醒,这个时候,两个女儿尚有阿姨照顾,于是我终于说走就走,来西塘看看曾经存在于我生命经历中的你。
从花制作店主发过的照片上看,我以为西塘只是拥有几家文艺小店的街,可是眼前的西塘是光鲜的、热闹的。正好是暑假,游人特别多,人声鼎沸的小吃街、重金属质感的酒吧街…….时尚与古镇的结合,我竟有些恍惚。
快10年了,我终于来了,还是赶不上趟。

穿着绣花布鞋,走了很多路,才走到了位于西街的花制作。不算是特别热闹的街道,途经的行人很少。进去看看,只有一个穿着民族风服饰的女孩在看着店,没有顾客,我的手抚过那些薄雾一样的轻纱,抚过那些刺绣,与那些明丽到热烈的色彩暗暗对话,店主设计这些服装里该有多么浓烈的情感。
是的,强烈的感受得到,如她说制衣的过程便是修行的过程,顾客上身之后的欢喜之念,便是修行的成果。
最终选了一个深蓝色的半裙,像我的小城那般含蓄。这些年读过的书大部分偏向文艺,写过的字还算淡然,于是有一些人说我适合棉麻,适合民族风。然而只有我知道,我的心曾经如此盼望这么张扬。
素衣白裙,旅行、看风景,走走停停,来到花制作庭院前,叩响这扇门,我想找一个什么故事呢?忽然就想到那首歌,我要稳稳的幸福,用一颗红豆换一个宇宙。
我仿佛看到记忆里的自己,那些散乱的情绪被如今安然盈握,纵然隔着千山万水隔着时间湖海,终于妥贴安放。
晚上在热闹的烟雨长廊看夜景,有一家卖伴手礼的店最文艺,店内的墙上绘了很多改过的名句,初看让人觉得俏皮,细看便觉得诗意不够。甚至觉得来回行走的人,脚步也这么匆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和我一样,觉得如果所有古镇上的红灯笼都一样的话,就会让人连心事都不是惟一了。
如此,了然,人生若轻慢,宛转向心生。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能治愈我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来过。2019的夏天,我来西塘看过你,我来西塘问过自己。
那句歌词的下一句便是,放开了拳头,反而更自由。
作者:酒慧慧,河南济源人,热爱文字、摄影,家有二妞,内心依然少女,曾在《深圳晚报》、《女人坊》、《青春潮》等杂志报刊发表文章,个人微信公众号:小象成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