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得到app上的精英日课,这项知识服务产品非常适合我的认知提升,它通过国外科研文章,以及最新外文书籍,来不断拓展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这档节目一期在10分钟左右,比最新的罗辑思维节目(也是10分钟左右)质量要高一些。虽然我习惯,且更喜欢罗胖的讲述方式。
听的过程中,记下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如果不加以反复提取,就很有可能遗忘。(一种记忆理论认为:记忆在于提取而不是存入。老年人记忆力弱原因是,他的存入能力没有什么变化,而他提取记忆的能力显著下降)所以我很有必要记录下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
1.现代社会快速的信息的生产方式,就如同养鸡的“速成鸡”,这种养鸡场应该叫做“种鸡场”。这种信息的产生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而这种信息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结合我的理解:比如今日头条、百度等信息运营商的推送信息机制是根据用户的喜好预测和推荐,而推送的这些大量信息都是被快速加工出来的,没有多大价值和深度,类似于快消品。例如,百度百家号平台,吸引了一批写手,根据某一主题实时更新,不断快速进行信息加工,生产出文章,类似于“种鸡场”。这类文章根据百度的推送机制,推送给对应需求的用户,文章的流量广告则能为这些写手带来收入,而这些文章大部分只是为了博人眼球,而没有其深度和内涵。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辨析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也回到了我所认为的认知提升方法。
2.传播信息给公众的费用,远超过你的想象。我之前觉得影响公众,把特定信息传播给大众是非常简单的,可事实正好相反。举两个例子:一群科学家在美国政府的巨资投入下,花了三年时间完成了美国海岸带环境的调查报告,本以为媒体会大肆宣传,结果纸媒只在一个很小的版面刊登,远远没有达到广泛传播。
911事件过后,政府组织了调查委员会,历时几年完成了各项调查,发布了这次事件的全面调查报告,本以为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结果对公众没什么影响。随后,这个调查委员会不断地在美国各大城市宣讲,之后这个报告才慢慢火了起来。
电影的投资中,用于宣传的成本,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更有甚者,用于宣传的成本远大于拍摄这部电影的成本。各大公司每年的广告的投入也接近甚至超过其产品投入。比如Apple公司,明明iPhone等产品已经到了“街机”的程度,它还是需要不断地制造广告,传播广告。这从侧面体现出改变大众的思想困难程度,要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