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既然人的一切都已被前定,那么,所有的挣扎都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顺着这定向的河流随风飘荡。其实,这个问题古人早已经回答了,“尽人事待天命”。意思是,我们不管前定的命运是如何的,自己先尽力而为,在所有努力穷尽之后,将结局交给真主判决,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就是信仰。
所以,每当社会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至暗时刻,虔诚的信士们总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媚春光。因为他们不会绝望,不会承认失败,不会自己打倒自己。再说信仰前定,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宿命论,承认命运,但不迷信命运。既然命运是真主独掌握的,那我们就交付给真主,自己先干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今天看传统文化中命运观,发现都有其道理,但都是片面的。比如庄子的命运观与儒家和墨家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而易思俩目正好兼顾了这两个方面,没有走极端,而是采取了中间道路,也就是一种中正之道。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既对自己不好的命运安排不会悲观消极,也不会因某些优越而沾沾自喜。
人活在世上,无论“死生存亡,穷达富贵,贤与不肖,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谁也别想逃脱命运及终极审判。真主说:“真主创造你们,然后供给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你们的偶像谁能做那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事情呢?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超乎他们所用来举伴他的。”(30:40)
文/马石头












网友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