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这么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起初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后来毕业,才真切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深刻。
有的人天性如此,不喜人潮,其孤独是内心的选择,是自身与社会的妥协。而另外一种则不然,这种人大多是冷静与冲动的矛盾体,而最有意思的是这种人几乎都是冷静大过于冲动的,其实就是隐忍有余,进取不足。他们也能察觉到自身的这种特性,可是就是无力改变,即使有人对他们提出来,他们也是万般无奈的报之一笑,所以渐渐的就滑向了孤独的边缘。
其实孤独的本质就是残缺,人们为了拒绝孤独所以躲避残缺,而去找寻圆满、追寻人群,以求藉此来安抚内心。但是人群就一定是圆满的吗?不是的,人群也是残缺的,有时候人群中的残缺要更甚于人自身的残缺,因为人群是人类集结的产物,是欲望的洪流,是从古至今人类用以表达自身需求的场所。所以人群是不可能产生圆满的,因为它没有大智慧,只有人类产生的欲望,如果你置身人群中,你产生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你不得不考虑你在人群中的角色、位置与分量。
或许人群可以带给你想要的,但它一定会再从你身上索取,没有人能无缘无故的获得而不用去付出任何东西,这就是人群的本质——利益。利益会产生冲突,冲突就是不理解,而不理解又会加剧冲突。冲突是如何产生的?当外界的东西与人自身的条件不符时,人就会 产生矛盾、会焦虑、这时人会更加频繁的去找寻可以认同自己的东西,如此就产生了更大的差距,也会让人 产生更加不平衡的心理,进而发生冲突。所以人群也是残缺的,也是孤独的,其实残缺就是人与人群相碰撞所产生的,但是追求残缺最终超越残缺就是圆满的,当然也是不孤独的
抱残守缺是为了追求极致,如果残缺没有带来蜕变、变得圆满,残缺本身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