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写,吃好睡好的重要性,今天在想,看客要问了:如何算是好?好的标准是什么?在条条框框中符合大众的评判算得好嘛?
做人要面对的矛盾从来都是不会少的。就拿让孩子吃好睡好这事来说,永远都会有多个立场的对话。老人家可能觉得让孩子穿得暖吃饱饱得就是好,殊不知吃太饱还容易积食伤了脾胃。你可能听说让孩子光着脚有助于感知系统的建立,但寒从脚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定要安排一个标准,再去定好坏那是不灵活,也不实际的。
当初坐月子的时候,我跟我妈讲一个原则:以人为本。我妈后来在每家每户做月嫂的过程中都牢牢的记住这个原则。
小孩子不懂表达时,反应需求的本能大多数时候是哭,后期慢慢会有叫喊,扔东西,敲打出声响。所有的目的只有一个引起你的注意,帮助他满足他的需求。所以孩子简单时,你也跟着简单,以人为本去保证他受到足够的关注和爱,满足他的需求。
你别说为了让他能吃好,我做了多少准备,买了多少有营养的食物,总想给他提供最好的,甚至没有最好的还有更好的。那都没用,我们最常有的误区之一是:给别人我认为好的,我想要给的。
孩子不适用这个逻辑,有时候成年人都不适应这样的逻辑,你难道没收到过尴尬不实用的礼品嘛。所以你必须以孩子为根本,先足够了解他的需要,给他他想要,他需要的,那才是好的呀。
我曾经怀老大,年龄小不懂这些,什么都爱买买买,各种准备,包括各种玩具什么的。后来才发现,我觉得他可能喜欢的玩具他都未必感兴趣,在他眼里我花几百上千去买一个我认为好的玩具,真还不如他眼下的某一个几块钱的小玩意呢。
这上面说的呢是适合他的才是好的。怎样能合适,得看你对自己孩子的用心和了解程度了。
再来就标准而言,真正不该去评判好坏对错,而是更应该讲究如何拿捏分寸,把握最合适的度。
每个孩子都是个特别的独立个体,他们都有自己对外界的一个接纳,消化,认知的速度。这个速度可能在很多妈妈的眼里,总会觉得不够快。
我们要做到的最基本的就是千万不要没事就去构造描绘一个理想的孩子,然后不自觉地拿自己的孩子去与之比较。你只有给了孩子充分的时间,为他提供了足够的输入资源,才有可能静待花开。
所以呢慢慢来,分寸尺度总是最难把握的,我们自己都不能拿捏好,怎么能去过多的期盼孩子呢。
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不是一句空话。让他能够表达沟通说出自己的情绪,与你一同想办法处理消化不良情绪,分享愉悦的情绪。一起去探寻成长过程当中面对不同事物,如何才能更好的去掌握最佳的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