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题组例行开会,姝姐问了一句,“怎么没有在你们的周更反思里看见对测评的反思?……”
我觉得有些脸红,低头闷声,静静地回想,“明明《观察鱼》我是有做课后测评的,第一次测评发现自己对鱼鳞和鱼身体流线型的忽视,抽查的10个学生对鱼鳞的作用,鱼身体流线型的作用回答全军覆没!所以我及时修改了教学设计,补充了引导学生观察鱼的这两个特点。第二个班级隔了一天去测评10位学生,有7位孩子都答对了,正确率显示提高了,说明学生知识过手了。这就是课后测评的力量!”
看,课后测评我做了,体验到了测评改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标准里的这句话,我亲身验证。可是这么好的素材,我竟然没有在反思里记录过,哪怕一次!
姝姐提醒,说明没有把测评这件事放在心上,放在日常教学思考中。(这不是原话)
我觉得说得好极了!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上周我还在想,一个班每次上完课随机抽查5位学生,都是很有用的。反思要根据测评来写。但,我想的反思并不是周更反思,而是公开课的课后反思。真的是没有放在对教学工作日常的思考里。
所以,想问问自己,怎么把测评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里?就像我一反思就关注教学目标是什么一样。
暂时的策略是:
1、每周的反思从课后测评切入来写,写够21次+形成思考习惯。
2、每周拿一节内容,课后去测2-3个班几名学生,测得多了,就会越麻溜,积累丰富经验。
3、坚持。
期末了,也许这是本期最后一次周更。希望自己从这次期末考试的测评里,开始第一篇真正意义上课后测评文章,养成记录测评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