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的解释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教育这个词在该词典的解释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从这两个各自解释可以看出家庭教育首先是社会单位的社会活动。那么怎样理解家庭教育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我所支持的观点。
家庭教育第一位的是身心的教育,它可能不能控制教育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但却绝对是一个人素质形成的关键。老一辈人总是有种说法:这人文化高,有素质。但事实其实是人的文化水平的高度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素质的高低。高文化水平低素质的人在这个社会也不在少数的,从有一点不合意就在公共场合破口大骂到飞机延迟就为难空姐喋喋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更有甚者危害他人生命,只为满足自己一时的愉悦。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可见文化高并非素质高的充要条件,文化高的人不一定有素质。同样的,有素质的人也可能文化水平不高甚至没文化,当然当今的义务教育体制下没文化的可能不大了,但在老一辈中就有很多素质高没文化的实例!那么影响一个人素质的根本是什么?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自始至终是充斥着爱的教育,一个有爱的家庭才有教育可言。家庭教育自孩子一出生甚至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形成家庭教育氛围,爱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质量。随着孩子出生渐渐巩固这种模式,其中家庭成员的用心程度会直接作用在家庭教育氛围之上。它的表现形式并不会单一或者单调。会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学会爱从而进行素质提升。其实有素质的本质就是有共情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懂得爱、会表达爱。
怎样让孩子学会爱?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之间、父母与其他家庭成员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好好相处,互相爱护。言传身教的好处不单单是得到爱的实惠,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种正能量的家风,这样的家风一旦形成就会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这样正能量的社会单位自然也会为社会形成优良气氛!
怎样理解家庭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