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全景
箴言一开头就告诉了我们其写作的目的(1:2-4)。概括起来就是“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也就是说,箴言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要使我们知道这两样,即智慧和训诲。
箴言的主题出现在第1章7节——“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9:10)。这一主题在诗篇第111篇中也提到过。诗篇作者赞美神伟大的作为之后,在最后一句里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约伯记中也出现过——约伯在提出“智慧有何处可寻?聪明之处在哪里呢?”(28:12)的问题之后,又提示了答案——“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28:28)。
箴言的核心词语是“智慧”,共出现了65次之多。那么,圣经所说的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我们要注意的是,箴言中所说的智慧不是传统观念上认为的单纯的智慧,也绝非哲学层面的智慧。箴言将这一智慧拟人化了。他有生命,并且会高声叫喊——“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向愚昧人、亵慢人和愚顽人说:“你们当因我的责备回转,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将我的话指示你们。”(1:20-23)智慧说:“我要将我的灵浇灌你们”,显明这并非世上一般的智慧,而是在神里面隐藏着的人格性的智慧。第8章1节说:“智慧岂不呼叫?聪明岂不发声?她在道旁高处的顶上,在十字路口站立”,智慧在大声发出邀请。具有决定性的话语出现在第9章——智慧在自己家里宰杀牲畜,调和旨酒,设摆筵席,打发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处呼叫,说:“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要舍弃愚蒙,就得存活,并要走光明的道。”(9:1-6)这个场面与主耶稣所举的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邀请人来参加“婚宴”(太22:3)的比喻是一致的。箴言中所说的智慧正是邀请我们“到我这里来,得饱足,得永生”的那一位。
使徒保罗见证说:“然而,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也不是这世上有权有位将要败亡之人的智慧。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 神奥秘的智慧,就是 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林前2:6-7)圣经中所说的智慧,最终要归结到基督身上。所以箴言第8章22节谈到了智慧的开端,说:“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这一真理与“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约1:1)是相统一的。只不过是,约翰福音见证了“太初就存在的道化成了肉身”,而箴言却见证了“太初就与神同在的 智慧化成了肉身”。神通过箴言也让我们遇见了耶稣基督。
下面,我们就训诲这个词作一下讲解。仔细观察箴言,会发现箴言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1-9章相当于原理部分,第10-31章相当于以原理为基础的多方面应用部分,即训诲部分。为什么亲爱的“我儿”(1:10)需要智慧和训诲呢?为什么基督徒需要箴言?
如果将诗篇比作在内房中献给神的“屈膝祷告和敬拜”的场面,那么箴言就是“在街市上,在宽阔处,在城门口”(1:20)遇到汹涌澎湃的世俗风波和诱惑的光景。因此,训诲对于他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我儿,恶人若引诱你,你不可随从。”(1:10)这是训诲部分的第一句话。是的,因为我们时时会遇到恶人,即撒但的诱惑。
箴言将这恶人称作“淫妇”,共出现了10次。第2章16-19节说:“智慧要救你脱离淫妇,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她离弃幼年的配偶,忘了 神的盟约。她的家陷入死地,她的路偏向阴间。凡到她那里去的,不得转回,也得不着生命的路。”第6章26节也说——“淫妇猎取人宝贵的生命”。第7章出现了“愚蒙人内,少年人中,分明有一个无知的少年人”被淫妇诱惑的言语欺骗的场面——“少年人立刻跟随她,好像牛往宰杀之地,又像愚昧人带锁链去受刑罚,直等箭穿他的肝……被她杀戮的而且甚多”(7:22-26)。第9章,淫妇“呼叫过路的,就是直行其道的人,说:‘……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9:13-18)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训诲说:“我只怕你们的心或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就像蛇用诡诈诱惑了夏娃一样。”(林后1:3)
从救赎史的观点,在箴言中也可以看到女人的后裔和蛇的后裔这两条脉系,比如说:“义人的路”和“恶人的道”(4:18-19),“她的路偏向阴间”和“生命的路”(2:19-20),“恶人的家庭”和“义人的居所”(3:33),形成了对比。“智慧”发出了邀请,“淫女”也在诱惑。重要的是,有两大势力在争夺人类归属己。
这一真理始于伊甸园,要终于世界的末了。启示录第19章说:“他的判断是真实、公义的,因他判断了那用淫行败坏世界的大淫妇,并且向淫妇讨流仆人血的罪,给他们伸冤。”(2)预言了淫妇受审的日子必将到来。
弟兄们,这一时代的“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林前1:20)弟兄们,敬畏神的你就是这世界的智慧人。认识藏在神里面的奥秘耶稣基督的人就是真正的智慧者(腓3:8)。但是你却说——“我软弱,愚拙,贫穷不堪”,传道书说:“有一小城,其中的人数稀少”,当这城遇到危机时,“城中有一个贫穷的智慧人,他用智慧救了那城,却没有人记念那穷人。”(道9:15)
弟兄们,这一伟大的使命就担负在你的肩上,盼望你能通过箴言得蒙训诲,赢取胜利。
默想
1.箴言的主题是什么?
2.箴言的两大写作目的是什么?
3.你对智慧和训诲有什么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