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像做母亲这样有存在感,这样责任重大。因为孩子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儿就是确认妈妈在不在身边;不管我在客厅、厨房、卫生间,只要我不在她身边,她就会大声喊叫:我妈妈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决定TA们未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一想到这两句话,就会觉得责任重大,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这本书,就是作为母亲,要阅读和学习的一本好书。起码对我是这样认为的。
在做母亲之前,大家可能都会说,我绝对不会打骂或溺爱孩子!但其实,一旦做了父母,打骂和溺爱是很容易发生的行为。毕竟,孩子的行为千奇百怪,尤其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人并不知道正确的教导方式,就会不由自主采取打骂的处理方式,毕竟这是最容易的。而溺爱,就更容易发生了,而且即便发生了溺爱的行为,你也不容易觉察到,你可能还会误以为那是正确的爱的表达。
好在,本书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且,有很好的理论呈现,比如著名的“三脚凳理论”,刚从开章部分看到这个,我就确定这是我想要的书。
何为三脚凳?本书观点是:儿童教育好比一把三脚凳,凳子要立稳,需要三条腿支撑,包括: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即,首先,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父母都必须知道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明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父母区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否则制定计划无从谈起。其次,无论父母期望什么,都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如果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极有可能把大把时间用在无法实现的事情上,而且父母和孩子在过程中都会倍感受挫。第三,父母自我感觉良好时,做事才会有效率。这要求父母学会自我激励和享受生活,当人们自身感到快乐、幸福时,才更容易让别人轻松、愉快。
本书非常可贵难得的地方有很多,再随便列举几处:
一、它再次强调了父母把自己做好、关注好自己需求、喜好和情绪的重要性。
二、最后一章《策略汇总和应用》部分,提供了精确到每个问题的处理方式或说话语言。
三、书的最后还提供附录,指导父母可以把需要的方法抄下来,贴在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这一点对我非常重要。因为做母亲的,往往记性好,忘性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