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

作者: 踏雪无痕77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07:42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4期“月”专题活动。

      古人 仰望明月,总是感慨万千,思故土的诗句居多吧,一年级小朋友就开始跟着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饱含着诗人的几多无奈!几多愁绪!

    见月思归,更何况那轮圆圆满满的中秋之月高悬空中,人间千家万户吃着如月般圆圆的月饼,享受着子女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如此融融欢愉却是短暂,所以更应珍惜当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东坡把月的轨迹与人的情欲相提并论,从而发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这月的圆缺,与人生是不是很像?人的出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一个轮回。新月,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接下又一轮回。如此相似的轮回,怪道人们望见月亮要想来处,思故乡了。

    思故乡,想谁?首先想起的应该是父母吧。父母若在,我们尚且知道来处,父母不在,我们就只剩下归路了。一个无父无母的故乡,哪里会让我们牵肠挂肚,对月思念?那么,月亮,是父母的形象所化,告诫天下间的儿女,不忘出身么?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是奋斗的形象展示。意志坚定,执着不渝,是坚守,见得月明,是终于成功,就如滴水穿石,就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王宝钏寒窑十八载的苦苦守望,终待到薛平贵的衣锦还乡,这是功成名就,而芸芸众生皆苦,又有几人能守得云开再见月明!

    天上的月亮总是常伴随着云彩出现,彩云追月,乌云蔽月,云破月来花弄影。云与月相衬托,更显得月的珍贵。

      为何人们总喜欢咏月,因为她有故事?或者她的美好形象?抑或二者皆有。月圆如玉盘,月缺如弯钩,她的形象多变,让人联想丰富。有关月亮的故事,如广为人知的嫦娥奔月,吴刚月宫伐桂…正因为这些故事使得月亮格外神秘,或者说为探知神秘的月亮,人们杜撰了这些故事。

    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它不过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比我们所在的蓝星小许多又没有生物生存,月球上只是坑坑洼洼一派荒凉景象。从前的故事确属虚构的神话,人们编撰它只是对自己好奇的一种慰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对外太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人间便少了一种文学形式——神话传说。这个世界自此以科学为根本方法而变得越来越理性,人类也愈来愈明智,而此时的文学便少了许多的浪漫色彩。

    今夜望着月亮我们仍然会思念故乡,会背诵许多写月的诗句,不知许多年以后的人类可还会有此类情怀,文化的传承是否会让他们感到前人的幼稚可笑。

      或者许多年后望月赏月成为奢侈,还是让我们在拥有的时候尽情享受吧,“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时代,忙里偷闲,有句诗正是这个意思“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看看这宇宙长空,望望那浩月千里!

 

相关文章

  • 国庆中秋喜双庆,相隔四十来聚会

    故乡望月: 举头望月在故乡, ...

  • 现代诗:庭上望月

    庭上望月, 在这漫漫长夜。 庭上望月, 在这花花世界。 庭上望月, 看月光碧空如泻。 庭上望月, 看明月别枝惊鹊。...

  • 望月

    望月望月,月亦缺止。曰归曰归,岁亦未止。享学青龄,零打小工。身处异乡,讨生之故! 望月望月,月再...

  • 望月

    夜晚躺在凉凉的席上,透过巨大的玻璃窗静静地观看天空里的月亮。渐渐地,思绪飘向了远方,那个恬淡、安静且甜蜜的岁月——...

  • 《望月》

    《望月》 马小烦 深夜把眼睛缝合,想睡觉 霞光已接近黄昏晕染的红 穿着嫁妆的新娘在等深夜的新郎 披上了嫁妆...

  • 望月

    我从睡梦中醒来,窗前月光如霜, 便开门出屋想看一看夜空, 彩云缭绕着明月,群星璀璨, 夜色笼罩着大地,蛙声悠扬, ...

  • 望月

    明月江头第几楼, 冷风凉雾相思愁。 星夜无语两相离, 深情难忘一情柔。

  • 望月

    缘分两地心相连, 几分欢喜几分闲。 浊酒天涯能买醉, 深情何曾岁月减。

  • 望月

    当空望月圆, 把盏醉云端。 仙女瑶池舞, 嫦娥玉镜寒。 几家同畅饮, 多少共婵娟。 但愿网常有, 天涯跃眼帘...

  • 望月

    夏日里的夜晚凉风习习,并不像白天那般炎热。老人正坐在园子里喝茶休闲,孩子们在桌子旁欢乐的嬉戏。我抬头望着夜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望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aq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