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说过:“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可能缘分是无形之中注定好了的,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都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告诉你某些道理,让你更加能读懂人生。
机缘巧合下,去了一趟河北博物院收获不少。每去一个城市必然会去的是当地的博物馆与书店,可能是因为它们可以呈现出城市文化底蕴,每个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都具有特定的情怀。它不是繁华的街景,路上有熙熙朗朗的人群,他们或行色匆匆,或各怀心事,它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之感,称之为灵魂栖息之所不为过。
都说读史能明智,一代代历史中可以看透世代兴亡,吸取经验教训,了解古人的智慧。其中有许多历史古物珍宝,各个朝代石雕,北朝壁画,名窑名瓷,河北梆子戏,,,,,,等等
其中最让我影响深刻的释迦摩尼的石雕,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名字叫做悉达多,是古印度释迦族人。当时印度这个领土上有二十多个小的国家,释迦族就是其中的一族。传说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是他母亲站着将他生下来的,他出生的第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当时就有人预言释迦牟尼最后一定会成佛。
释迦牟尼在年少时期过了一段非常荒唐的生活,还娶了一位妃子,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一次,释迦牟尼出城时,在路上看到老人、死人和病人,之后回到王宫的他一直被生与死的问题所困扰,最后终于选择出家去寻求结果。
释迦牟尼出家问道,到了摩揭陀国,被当地的国王挽留,并允诺给他一支军队,后来又多次挽留。但是释迦牟尼一直坚持禅修和苦行,到了伽椰城的释迦牟尼已经成为了佛陀。后来释迦牟尼在深山修行,在一棵菩提树下参悟佛道,经过许多天的苦修,终于释迦牟尼从阳光透过菩提树叶透下来的光,成功悟道,成就了金身。
他说一粒沙里与三千世界,一粒尘里亦有三千世界,所以世界上无论任何渺小的事物,都是自成三千世界的,而且他们是独立且独特的。
就像德国的一个哲学家说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事物是独立且不同的。释迦牟尼在两千年前就发现了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而且认为他们是独立的,那么就是每个微尘里的世界可以是平行的,而且是不会相互影响的。
两千年前,释迦牟尼用心感悟,发现了一粒沙三千世界的微观物质,到了多年后我们才能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出来。今天我们的意识也可以感受时间的流失,更可以感受微观世界的美妙。
用心去体验生活,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看待,用另一种思维,就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人生在每个人眼中是不一样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品味百味中寻找自己最独特的情怀,便是一种幸福之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