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去天心湖赏荷花。游人很多,由于是周五,来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有的结伴,有的耍单。看着美丽盛开的荷花,游人们纷纷拍照。我拿手机拍了几张荷花后,也想拍一张照片。这时正好来了一位大姐,我忙请她为我拍,她说不会,反过来让我给她拍。我给她拍了几张,她很满意也很羡慕地谢我。后来找到一位初中生,给我拍了两张,还算不错。我继续边走边照,这时一个近70岁的大姐正拿手机,也想照。看我照,就凑过来,看我屏幕上的荷花很大,光线也好,问怎么照的。我告诉她,怎么取景,怎么拉近,她试试,还真不错。很感激地谢我。赏花完毕,往回走时,碰上刚来的三个人正在拍照。一个70多岁的大姐正给两个60左右岁的同伴拍合影,看他们的表情,好像遇到困难了。看见我过来,老者忙说,小妹帮帮忙,我不会照,怎么也照不上。我拿过手机,给他们不同角度大小拍了几张。我把手机递给他们,他们谢过,马上看照片。没走多远,只听他们喊,小妹,小妹,给我们三合个影吧,你照的真好。我返回,给他们照了几张。大片的粉色荷花映衬他们甜美的笑容,真是一幅绝美的画。刚照完,又来了一个,让我给拍。今天我有点像摄影师了。
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帮助别人是这种感觉啊。突然,我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
昨天晚上,9点半了,我的腰要贴膏药。我让女儿先睡,拿着膏药让爱人贴。女儿听到后,在她房间大声喊,让我贴,让我贴。我说不用了,马上就贴完,你快睡吧。女儿好像生气了,爱人马上说,让她贴吧,我说她贴的不合适,上次她贴完,我又揭下重贴的。爱人说,让她贴,我指导,我默许了。爱人大声喊,来贴吧,来贴吧。女儿的声音传来,哼,我还不去了呢。后来还是爱人贴了。
贴完,我上女儿房间,她看我进来,给我一个后背,嘴里还不停地哼哼。我忙解释说,今天太晚了,怕你明天早晨起不来,明天还有事,要抓紧时间休息。女儿还是不满意,最后竟哭了。
我明白了,我没给女儿帮忙的机会,没让她有“被需要”的感觉,也就是没显示她的能力和价值,人家自然不愿意了。
联想老爸病后,一直延续的开闸放水的事,我更明白了“被需要”是多么重要。
老爸脑出血出院后,语言和思维明显不如以前,但是家里开闸放水无论浇地还是灌水缸,还是由老爸操作。尤其人多时,家里的厨房里站满了人,老爸也要参与其中,他来只能是放水。每次放水时,老爸总会像战士要上战场一样庄严,他挺直了驼背的腰,手慢慢伸向闸扳手,抓紧后,迅速提起,手放下后就盯着哗哗的流水,待水缸快满,他伸手抓住闸扳手轻轻落下。最后满意地像战士打了胜仗一样离开。浇地时开闸放水也一样,专注,仪式感十足。我们知道老爸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这个事了,所以每次需要放水时,就喊老爸,他也乐于做这个事,而且做得很到位。老爸就在全家人的“被需要”中,病情慢慢稳定,没再复发。
拍照“被需要”,让我体会到了满满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对于中年人,我们需要“被需要”,孩子和老人,是弱势群体,更需要“被需要”,来提高他们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我们作为中年人,切不可认为什么都能做,不给他们“被需要”的机会。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被需要”,充分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价值。那是对他们的爱。“被需要”也是一种爱。
另外,提醒那些无所不能的女汉子们,把你“霸占”的那些大小事务,分给你的丈夫些,让他“被需要”。那也是你对他的一种爱。这样做你不但会收获一枚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丈夫,还将得到他加倍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