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2岁炒股,15岁炒楼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12岁炒股,15岁炒楼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作者: 一期一會8 | 来源:发表于2021-10-10 02:56 被阅读0次

小马宋老师在马文亚篇,用“葛朗台”与“巴菲特”这两个放在一起看不是很和谐的词做了标题。

让我十分好奇马文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毕竟这两个词怎么看都是互相“排斥”的。

一路读下来,我发现马文亚确实是一个让人充满惊喜的人。

他12岁就开始用妈妈的账户炒股,15岁买别墅炒楼,在更早的9岁时便存下8000多的压岁钱,并能在父母要求他上交的情况下,经过“谈判”成功的留下90%的压岁钱。

甚至在大多数孩子还在玩着泥巴和父母撒娇要求买糖吃的六七岁时,就知道了“物以稀为贵”、“永远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

虽然那时的他可能还并不知道这些词的真正含义和自己的行为代表了怎样的重大意义,但他确实已经在这么做了。

细看马文亚的“巴菲特”之路 ,他其实一直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分析一件事情背后的东西,真正了解了才放手去做。

比如15岁时他就发现了“价值被低估”的楼盘,在说服父母买下它后的一个月就赚了250%的收益。

在当时,如果说别人买下那里的别墅纯属运气,但马文亚绝对不是,因为他在买之前是做足了功课的。

首先他读了几年的《上海楼市》,这里说与其说读倒不如说是研究。

因为对此书他不但往后看,还往前看,不断的做纵深研究,去对比看现在和过去都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发现疑问点时,不是根据自己已经掌握信息盲目的判定对错是否可行,而是进行了更详细的实地考察,确认了百分百的无误了才放手去做。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一位做自媒体的朋友告诉我,闲来无事可以去做头条问答,现在这项上任务收益可观。

于是听完建议的我便兴冲冲的跑去写问答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朋友是收益可观,而我是“收益微观”。

我甚至还因此埋怨过自己,为什么别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而自己做什么都难如登山。

现在想来,朋友之所以能在问答上有可观的收益,一来是她本就擅长做自媒体,而来是他在坐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各种尝试后,在摸索到了平台规则后菜着手去做的。

反观我只是听说了“收益可观”四个字便一头栽了进去,对具体的规则行情完全没有了解,所以败兴而归也就成必然。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感慨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他做就能成功,而我做就一直失败呢?

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在这里,我们总是只能或者只去看一些表面的东西,而从未深入研究过表面的后面是什么。

相关文章

  • 12岁炒股,15岁炒楼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小马宋老师在马文亚篇,用“葛朗台”与“巴菲特”这两个放在一起看不是很和谐的词做了标题。 让我十分好奇马文亚到底是个...

  • 炒股还是炒楼

    编者按: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并不炒股,在这一轮的牛市中,我没有踩准节奏,等幡然醒悟,身边满是赚得...

  • 大海微语 18

    【大海微语】 前不久全民炒股!外资跑步进场,炒楼市的人也加快转向炒股市了。 险资、社保基金潜伏加仓。散户不用说的,...

  • Day80 +1组189号杨柳+《朋友圈的尖子生》葛郎台与巴菲特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太让我惊讶了,12岁开始炒股,15岁在上海买一栋别墅,并开始炒楼 为什么他能够那么厉害呢? 【旧知...

  • 你想如司马老师般自律吗?

    今天司马老师分享了他是怎么做到自律的,要把他的方法这些落实到位。

  • 【阅读有感】金融空倒,才使得现代经济体系繁荣,而非相反

    【阅读有感】金融空倒,才使得现代经济体系繁荣,而非相反 这一观点的核心,用大白话来活: 炒股炒楼,玩儿投机游戏,实...

  • 他是怎么做到的

    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我一个“可怜”的室友。 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司,有两年免费宿舍可以住,我们宿舍一共三人...

  • 笑话-温州大妈

    外国人大卫听说温州大妈擅长炒楼,于是来到温州取经 大卫不认识炒楼大妈,他看到了卖饮料的大妈 大妈看到大卫就举着牛奶...

  • 炒房-005

    实业为什么利润稀薄?因为太多的人做实业。 炒楼为什么利润丰厚?因为太少的人在炒楼。 炒楼这件事,主要有三个步骤: ...

  • 股票投资日记 20140607

    好久没写了,自从迷上了炒楼就割舍了炒股,毕竟精力有限 好久没有上图了,来来来 总体来说,这个月还不错吧,新买入的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岁炒股,15岁炒楼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oc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