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尘封的日记(2)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19-07-14 21:41 被阅读27次
未曾尘封的日记(2)

〔2000年3月1日〕我问工会的老翟:“今天几号?”

老翟说:“1号,3月份了哇!”

我默然。明知故问么?还是“山中无历日,岁尽不知年?”都不是,随口问问而已。

日记总是断断续续,许多值得记的事,没有及时记下来,也就渐渐的淡忘。

平淡的日子,平淡的生活,就这样悄悄的随风而逝,又似乎有点儿什么,还留在脑海里。

当我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静静地沉思默想时,人世间的种种生活现象,种种情感,幸或不幸,便浮动,翻腾,在记忆的深处搏击。

说忘,就忘了么?没那么容易。生活千丝万缕,五彩缤纷,纷繁复杂,万花筒似的转,自然有空中烟,水中泡,转瞬即逝者。留下的,珍藏于心,如牛反刍,缓缓咀嚼,琢磨。

谙熟于心的,便可撷取一二,作为写作素材,形诸笔墨,演绎成章。若不能,你的书就白读了,许多光阴你就虚掷了,还有什么人生价值可言?你阅历再多,吃苦再多,也白搭。

人的价值观念,是多方面的,但价值取向应当有自己的原则。祖国的利益,大众的利益,始终高于一切。人,总得做点有益身心,有益于大众的一事。

多好的脑子都不如烂笔头。看来,这支笔还得珍惜,认真运用。日记,生活札记,必须坚持写。那怕记上三言两语,三两百字,都是有意思,有意义的。

西哲言:“对于一个人来说,自己的任何思想都是宝贵的。”既然“我行,你也行”,反转来说一声“你行,我也行!”难道不可以么?人不可自馁,不可自傲,但总得自信。

佘树森先生的《散文创作艺术》已重读毕,接下去当重读一遍傅德岷先生的《散文艺术论》了。

明女归。致程小金信。

未曾尘封的日记(2)

〔2000年3月2日〕连续十天的阴雨,今天终晴。午,天渐渐的转亮,却仍未见阳光。天气转暖,再无须毛衣毛裤。

久早的雷州半岛,有了这场春雨,便可耕种,五谷杂粮,甘蔗,花生,芝麻,都可种植了。心,总是希望,风调雨顺,有好的收成。

明女今天始,到党校学习电脑,时间十天。据说,所有教师都得经过再教育,进行培训,以提高综合素质。这是好事。

我渴望自己拥有一部电脑,连带打印机,且能运用自如。这样,就能将自己所想到的,一一打印出来,还可将多年的手稿整理出来,装订成册。

因为单位停产,欠薪,目前想买台电脑,只是一种奢望。然而生活经验告诉我:假以时日,这个愿望必定会实现。往昔,家中哪有家用电器、电话?现在不是一一拥有了么?对生活,我始终充满信心。

大女携哲哲来,这三岁的孩子,愈发可爱了。

给叶叶打电话,她说其婚事尚未办,现在“有事压身。”什么事呢?还未待她明说,电話便断线了。潮湿天气,真的讨厌。

要不,问问陈老板?算了。

重读傅德岷先生的《散文艺术论》第一章,对散文文体的源流,印象又深了一点。

未曾尘封的日记(2)

相关文章

  • 未曾尘封的日记(2)

    〔2000年3月1日〕我问工会的老翟:“今天几号?” 老翟说:“1号,3月份了哇!” 我默然。明知故问么?还是“山...

  • 未曾尘封的日记

    〔1989年1月1日〕,县某副局乔迁新居,邀我单位多人赴宴,我亦被邀入列。 头儿说:每人封礼50元。我每月工资48...

  • 尘封的日记

    屠龙

  • 尘封的日记

    原创:思维的宽度 翻开以前的 日记 不知不觉 里头全都是你 不知 什么时候 什么原因 你闯进了 我的生活 点点滴滴...

  • 尘封的日记

    昨晚无意中翻开了高中时的日记本,一页一页的文字从眼前飘过,我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很多早已遗忘的事情,一件一件又回到...

  • 尘封的日记

    尘封的日记 窗外下着雨,眼前的桌面也有些湿漉漉的,不太可能是窗户外面的雨水跑进来了,可能是雨水的孪生兄弟,冲破了空...

  • 尘封的日记

    角落里尘封的日记 日记里犹存的回忆 回忆里有趣的故事 故事里美好的时光 泛黄纸上, 是努力着的心, 是奋斗着的汗,...

  • 知命

    未曾想 生命已过半百 未曾忘却 尘封的事 永葆情义在 未曾感悟 悟道人生 头发已经斑白 年岁让我们成熟 岁月我们共...

  • 思绪

    思绪 打开抽屉,一眼看到未曾动过的日记本,心血来潮,就想看看那时候自己都写的什么,翻开尘封已久的页面。 似乎看到了...

  • 尘封的记忆(2)

    4.古月楼前忆往事 古月楼前飞扬躺在双袖的腿上消魂的吐着烟圈。呛的送糕点的婢女不敢靠近。绿花纹的地毯上丢满了烟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未曾尘封的日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ri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