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哈文发文称丈夫李咏因病去世,她写道“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我们都知道,李咏是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节目《幸运52》《非常6+1》是我们这代人的童年的美好回忆。他以幽默、独特的主持方式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而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张扬和自信。但是,这一切在女儿面前,永远是排在后面的。
1、女儿是爸爸的情人
李咏是回族人,女儿的名字自然也是回族名,“法图麦”的意思是“真主的女儿”。听李咏谈女儿,感受到这位央视名嘴宠爱女儿宠得没边儿,却在宠爱过程中边宠边教,俨然一副智慧父亲的范儿。
休息的时候,他喜欢带着女儿去酒店,让女儿穿上淑女裙装,公主一般登堂入室,听最美的音乐、看最美的画、做最优雅的事,女儿成为注目和骄傲的中心,才更知道什么是爱,才会懂得珍惜爱,才会成为未来的好妻子。
2016年在担任《中国新歌声》主持人期间,曾选择以《春天里》+《情非得已》+《征服》+《听爸爸的话》四曲串烧登台。对于这首串烧歌曲,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李咏透露了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它可以送给我的女儿,《春天里》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剪去自己的头发,很张扬的那个时代。《情非得已》,缠缠绵绵的,我爱上了她。《征服》就是我被我女儿彻底地征服了,最后要《听爸爸的话》。”这首歌就是他为女儿准备的,“她今年14岁,已经进入了青春期,我希望她平平稳稳的。我觉得我女儿就是我的梦想。”在李咏看来,“为女儿”是他能接受的一个借口,“我唯一不知道听完我唱这个会是怎么一个态度的,就是我闺女。这是我最大的动力,人干一件事要为了什么。”
2、让女儿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
李咏说:“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去国贸,在楼下有个交响乐团,豆豆就过去跟随音乐给人家打拍子,等音乐结束的时候,豆豆很大方地对人家说:‘阿姨,能再弹一首吗?我来跳舞好吗?’女儿初步的社会交往是很不错的。我们也有意识地鼓励她去争取,以促进她的成长。
虽然我们一直采取鼓励她的教育方法,但别人不一定。刚才豆豆被一位客人惹哭了,因为客人没有夸她,当她对一个人充满极度信任的时候,这个人却让她失望了,她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两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尊了——但我想这其实是一种挫折教育,我要让女儿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她。”
生活中,李咏和哈文也会采用“打击”的方式来“刺激”小法。比如小法说她要写小说,想拍成微电影,夫妇俩就跟她说:“你说完你就做,你爸你妈可都是博士。”李咏将这种“打击式”教育的原理看做,“种子破土而出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3、多陪伴孩子
尽管平时工作繁忙,李咏还是会为女儿留出陪伴的时间,一家人平均一个半月见一面。“比如今年5月20日是我女儿生日,我飞去给她惊喜。后来她说,她早猜到我会去了,因为她说我是一个特会来事儿的人,‘在我生日之前你一点儿动作都没有,有点可疑。’”
4、和孩子平等相处
平时在家里,三个人就很平等,李咏从不让女儿喊他爸爸,而是直接叫名字。“我觉得我女儿成长得很健康,很平和,也很开朗,我很得意。有时候我就想我还要何求啊。”
最后,我想说:愿那个带给我们“幸运52 ”的李咏,在天堂也可以得到幸运,不再受癌症的折磨,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