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粒妍
今天把《如何阅读一本书》粗略的看完了,有几点体会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
01明确读书目的—认知自己
相信大家都明白读书是一件好事这样一个事实,很多人喜欢偶尔翻翻书但很少能有人坚持读书。之前有一个朋友说她每天都会看两个小时的书并且已经坚持两年了,因为她能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放弃读书对她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要想坚持读书,首先就要明白读书的目的或意义是什么。
读书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充实和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一个人生活的范围实在有限,因此我们的视野也有会有些狭窄,而读书会让我们见识到不同的人或事,见得多了心胸便也便开阔了。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当我们被炒米油盐和一些繁琐的生活困扰时,读书可以帮我们照看前方的路。
读书可以提升我们的心智。心智指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智慧,也指心理或性情。美国作家莫提默说过: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通过读书可以借鉴别人总结的经验从而积累智慧提升我们的心智。
读书可以追求真理、阳光,认知自己。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生而为人难免会被各种欲望迷失自我,通过读书我们能不断的认清自己,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内心的追求从而少走弯路。
02正确选择读物—书的金字塔
就像生命有金字塔,书也有金字塔。生命的金字塔分为六层,书的金字塔简单来讲就两层。一是娱乐消遣类,我们阅读这类读物时也就简单扫描下并不需要我们思考更不用说要去理解。没有思考我们也就没有收获。第二种类型的书是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书,例如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这一类是我们需要的,它能让我们学会思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03不同层次的阅读—阅读的金字塔
阅读的金字塔共有四层,每个层次的跨越都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处于最底层的便是基础阅读。我们孩子时期的阅读便是基础阅读,这一层的阅读主要就是识字识句。这一层的阅读要求不高能简单理解一句话意思既可。
处于第三层的即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分为两种,一是有系统的略读,二是粗浅的阅读。当我们刚拿到一本书并对它不了解的时候我们便可以采用检视阅读。先大体浏览书名、目录、索引了解一本书大体要讲的内容然后然后将书快速浏览一遍,注意不要停顿哪怕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检视阅读我们可以大体。就像莫提默所说检视阅读就像一个打谷的过程,能帮你从糟糠中过滤出真正营养的谷核。通过检视阅读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判断一本书价值如何,值不值得我们去读。
第二层便是分析阅读。在判断一本有价值的书后我们要去细读,理解式的去读。在更好的阅读之前我们要把书进行分类。实用类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理论类的则教我们这是什么。不同类型的书阅读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侧重点需要我们自己把握。然后我们要能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总结整本书主要讲了什么。接着找出关键句判断作者的主旨,最后能公平的评论一本书以及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整个过程都需要我们真正的思考仔细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一本书。
处于最高层次的便是主题阅读了。主题阅读是指针对同一个主题去阅读多本不同的书。它是最复杂最系统化的阅读。它要求我们能够列举出不同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所有书都提到的一个主题。此时的范围不再是单一的一本书,而是多本书混合在一起我们还能有一个清晰的思维去理解和概括。
04阅读不同读物的几点要求
正如不同事物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则,针对不同的读物阅读要求也是方法各异。
对于实用类书籍我们要明白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理论性的原则会归纳出出色的行事规则。否则我们只掌握了方法却不去实践,结果就像是纸上谈兵终究还是失败。
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我们要打开心灵接纳它并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
故事书一类我们则需快读,并且全心全意去读。另外像史诗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全新参与并运用想象力。
05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有人说学习知识只听掌握的效果最差,要想效率高必须要参与,要有交流有分享。读书也是如此,只看效果最差。要想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就需要去记去说去分享。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写下我们的感悟,我们可以和别人交流自己看书后的体会。知识重在分享,利他也利己。只有有了我们自身的理解和体会并能将它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算是真的掌握了这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