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笔记(2-6)-道教的医学思维

作者: 美丽心情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14:52 被阅读23次
道教名山河南老君山

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因为发明了青蒿素的药剂,救活了世界上几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教授坦陈,她对于青蒿素的注意,最早出自于葛洪的著作。

葛洪是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他长期从事炼丹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他那么早就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教授在今天的获奖,给这位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道教探索者送去了掌声。

直到这时我恍然明白,一直被认为是荒诞巫术的炼丹术,不是迷信,它是科学,是古人对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化学的早期探索。只是由于受认知、技术、设备的限制,这种探索注定要付出代价,那些在炼丹炉边上发生的悲剧,应当叫做“医疗事故”吧,而这类事故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甚至在当代都不罕见。

道教关注现世。养气护生,生命第一,是道教千年前的坚持,他们研究草药、研究炼丹术正是源于这样的坚持,源于对生命的关注,源于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他们想把大宇宙中那些好的元素、矿物质,炼成丹药,溶入人的身体,炼成金刚不坏之躯,以期不老长生。

为此道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造就了一批道教医学家,而这些医学家构成了中国医学文明的主干。

比如道教名家陶弘景。陶弘景生活在公元五世纪到六世纪,他写过很多道法著作,也是一位名医,他所著的《本草经集注》七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药学。

比如道教名医孙思邈。他是陕西人,长期隐居在终南山,研习道教,苦心炼丹,写出了中国医药史上的名著《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保生铭》等,成为一代医学大师。

这些光辉的名字,还可以在道教的护生长廊中一直排下去,他们在医学上的成就一点不逊于世界同行。这些名字曾经救助过多少生命实在是无法统计。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有效地护佑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的健康,值得尊重。

待续......

药王孙思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化笔记(2-6)-道教的医学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lmt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