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努力的做着好妈妈,既然我知道在什么场景下应该以什么姿态对孩子说怎样的话,可以让孩子的自由天性得以保护,我便力求自己做到正确到位。终于有一天,我发现生活根本不是我努力迈上一个台阶,就在这个台阶站住了。童话里说的从此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真的仅仅只是一个童话,我能够做到一次正确,却不能做到次次正确。生活在琐碎中进行着,一个七日接着一个七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除了妈妈这个角色,我还有很多其他角色,我也有喜怒悲欢,当我某一天在工作上压力大或者不顺心事时,我就很难一如既往的温和对待孩子。我切身体会到,妈妈如果不能先接纳自己的情绪,恐怕很难去接纳孩子的情绪,为了理解和梳理妈妈们的情绪和感受。我逐渐正视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当我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便如我心蒙尘,常常无法看见孩子,哪里还顾得及是否伤害了他。我们会时常读书,时时关照自己的情绪。为了更好地有彼此陪伴成长。我决定我们一起倾听、共情、划界限、立规则,我信息、信任、欣赏、尊重、合作、自律、感染、接纳这12个主题。这样的主题会聚我们自身,成功做到接纳的点滴经验得出,认真倾听孩子将会令我们充分了解孩子和他更加亲蜜无间,孩子的喜怒哀乐需要被父母理解和共情,当我们陪伴孩子哭泣后,常会发现孩子焕然一新,重新充满了力量。在孩子逐步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要划界限,分清哪些是孩子要负责的,哪些是父母要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持孩子逐渐独立。比如,吃饭,喝水,写作业都是孩子自己需要做到的,不需要父母包办。当然,我们也需要和孩子确立规则,让他知道如何在规则中获得真正的自由。当我们发自内心的信任孩子,欣赏他,尊重他,孩子将会更愿意和我们乃至外界合作。我们通过自律,以身作则去感染和影响孩子,真正允许和接纳每个人做独特的自己。我们的孩子才能一步步走向成熟,自由。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这一周的挫败、怨恨、等感受释放,恢复一个清亮的自己,一点点、一步步进行努力,缩减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这个阶段就好像六祖的大师兄说的,要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我们开始在读书中养育自己,温柔的对待自己。
这期间,我逐渐把能量全部收回到自身,几乎不怎么操心儿子的事啦,也不怎么关注老公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了。我不指责老公,不操心儿子的时候,发现人家活得挺自在的。只因为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