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月黑风高无人夜,我才有机会好好思考一下带娃(他人的娃)的日子。
幸苦,真的不容易,是个体力活,但我认为带娃还是个技术活。尽管不是我的骨肉,但是也是我的后代,同样的心愿,希望他们都能健康成长,走一段很长的日子,过一段美好的人生。
我希望他们都能传承长辈的优秀传统,这个世界很复杂,希望在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复杂之前,他们已经具备有应对的能力。
带娃的日子让我想到了三点小体会。
1 耐心
带娃考验一个人的耐心——耐心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我真的做的很不好,在中午小贝瞎胡闹,不让你休息的时候;在她乱拍笔记本键盘的时候,在她爬到你身上不下来;拉着你不让你离开的时候;在她不听长辈的引导,硬要拿着容易伤人的物品当成玩具;在她拿着你的心爱的护肤品化妆品……你的心态每一次都差点要崩了…….
每一次我都默念,要耐心引导。
我一直在反思,是不是我觉得引导失败,那种受挫感让自己心态崩了,还是事情本身的严重性呢?
我后来才发现,每一次情况都不一样,5岁的孩子,听不懂你的道理和引导,快点放弃一起就对他起影响作用,但是每一次都会消磨一个人的耐心。
引导失败的受挫感,我也必须接受这个现实,脾气的爆发,并不能在短时间让一个熊孩子懂事。
因此除了耐心,也只有耐心,耐心是一项非常可贵的品质,你就会看到他除了熊的一面,还有可爱的一面。
影响一个人没有长年累月的相处,根本无法做到,因为它需要一个传播的介质——事件,在事件中去影响最有效。
时间是一剂良药,也是一剂毒药。它能让人忘记一切…….
2等待
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幼儿进行影响很重要。它不一定能理解你讲的大道理,但如果放在具体的事件中,他会很快的理解,他会有他的思考和行动方案。
这时候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一旦有时机,就要进行引导。我一直怀疑那种天生情商很高的举动,我对把孩子某些讨好行为归因为天才或者聪明和深表怀疑。
他们的祖父母有时候会夸孩子某些场合很懂事,我觉得应该夸他们自己,因为他们营造的环境正在影响一个孩子。
一个幼儿还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某些场景,有一些场景下他真的做的不好,一次两次不一定能纠正过来,可能要很多次。
盯准一个时机,就要进行很深刻的教育,至于怎么算深刻,我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经验,这个问题我将继续探索。
3没有当甩手掌柜的那一天
从生娃的那一天起,你就没有当甩手掌柜的那一天,想都不要想。直到现在,我回家也要跟父母交流一下生活的近况,遇到的事件和感想,他们有时候会给我建议,我也乐意听听不同视角的建议。
生下一个宝宝,意味着在人群中,你的目光永远注视的自己的孩子的一举一动,在看不见的地方,在看得见的地方。
不要过早的减少对孩子的这种交流,你是它跟这个现实世界得一根纽带,他需要从父母交流中获得很多信息,这对他日后得生存很重要。
到现在,我仍然感激,童年和父母每天在餐桌上的交流——嘴仗。我必须承认,他们的想法很朴素,仅仅是给我做一桌好菜,但是这么多年,我依旧很感谢,这样一起吃饭餐桌时间实在是非常宝贵,这是我们的情感交流与影响教导的课堂。
我的很多道理,很多冲突,很多叛逆,在这吵吵闹闹的午餐和晚餐的时光中学到了,释放了,也懂得了。
这样的稳定成长的环境,让我平稳的度过了叛逆的学生时代,至今还继续保留了叛逆和成长的动力。
现在轮到我站在长辈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一块在家吃饭这件事,对这个时代的父母来说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生存得压力,让我们疲于奔波在挣钱养家这条无止尽得道路上。
随着年岁得增长,一家人一起在家吃饭的时间也会逐年都会减少。
如果未来我可以有这样得福气,我希望,在ta小学的时期,我能尽量陪它在家吃饭,启发他想办法处理好学生群体这个小社会遇到的“棘手问题”。
不至于在叛逆的初中阶段遭受残忍的暴力对待,遇到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不懂的如何妥善处理,面对危险的的诱惑不懂得辨别,在进入这个复杂的社会得那一刻,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是带他人娃的一点不是很成熟的小想法,我随时会改变我的想法,因为不一定它有可行性,不用太在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