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水能直至大海,是因为它至柔”引起无限感慨。因为从小就被老幺的角色宠坏,所以在家里说话做事都使着性子来,脾气里少了一些温婉,语气里少了一些柔和,在不少场合,有点男性化作风,给人硬邦邦的感觉。
尤其是对家人说话的语气养成了有点生硬的习惯,命令语气,倔强,火炮脾气,少了感情的浸润,太自我为是,摆着维我独听的架子。习惯成自然,意识不到一个毒瘤正在体内蔓延。家人有时也会善意提醒,朋友们有时也会旁敲侧击,自己也渐渐开始反思。水至柔才得以至千里,善利万物而不争。若想致远,必须培养水的情怀。
词汇视频经过冥思苦想,终于雏形落地,学生们和队友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如视频的动态呈现,术语过于专业,格式还需突出重点,大家共鸣的一个问题是录音时的语气没有起承转合,语调没有抑扬顿挫,教师腔比较明显,这也是自己意识到的问题。老毛病又犯了,看来需要培养一点播音员的气质。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但是传达的效果通常是通过语音语调系列副语言体现出来的,这就是语言之至柔。
除了语音语调的问题,内容方面刚性的工具性非常明显,柔性的人文性明显不足,积淀的人文内涵不够,得开动脑筋把中西方代表性的文化融入其中,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也算是课堂思政的一点实践。视频的动态呈现也是对刚性内容的柔性展示,内容和形式的刚柔并济才能让远行更有趣味与活力。
从每天的朗读实践开始训练,让思想变成涓涓细流,字里行间泉水叮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