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青椒在行动☜青椒计划优秀文集陕州在行动-青椒计划教育故事读书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作者: 陕县1432郭玉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21:02 被阅读207次

1936年6月,一位风华正茂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并在旧中国工作生活了八年的外国记者,数次去医院注射了天花、伤寒、鼠疫等一连串预防针后,带上一封用隐色墨水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外加“两架照相机、24个胶卷,还有足够的笔记本”,经宋庆龄和华北地下党的帮助与安排,由北平秘密出发,开始了充满风险与传奇的陕北保安之行。

在红区安塞他惊喜地遇到“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却是第一个用温文尔雅的英语和他对话交流的周恩来。他听从周为其细致设计的92天旅程安排,在陕甘宁红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采访;特别是他用“激将法”成功记录了毛主席亲自口述自己的历史,又采访了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高级将领,详细记录了长征中许许多多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四个月后,他依依不舍地惜别红都延安,满载生动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十几个记录本和大量摄影图片,凯旋而归。

这位英俊潇洒、第一个冒险访问陕北,并向世界全景式客观报道“红色中国”真相与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的年轻人,就是中国人民最真挚的朋友、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他的这部魅力四射的经典之作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因为工作需要,我不得已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也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越是深入读下去,越不能自拔。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大家分享读过《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后的强烈感受。

一、真实的记录

作品真实记录了长征。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真实记录了我们的伟大领袖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毛主席“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我们看到了在斯诺笔下,毛泽东作为苏维埃的掌权人物,精明睿智,气度非凡,质朴又不失纯真,幽默又富有深邃的情感,他作为红军领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是一个极富魅力的伟人。但同时,他又因为和父亲有争执,就威胁父亲;因为一位朋友在他面前说买肉,就说朋友庸俗,从此再也不理别人,甚至在来访问他的记者面前松裤带、抓虱子,当着红军大学校长的面,脱掉裤子,躺着和别人谈工作。可见他又是一个生活随意,甚至可能有些邋遢的凡人。斯诺曾说,毛泽东是一个极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物。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这就是纪实作品基本特点——真实性。纪实作品是用事实说话,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必须真实。斯诺对毛泽东有赞美欣赏,但是从不回避毛泽东的不足。但有的作者因为对毛泽东的热爱甚至崇拜,就只写毛泽东的伟大和非凡,也可能因为他对毛泽东的不满,而只写毛泽东的缺点和不足。那读者就看不到一个真实的毛泽东。所以,我们在读纪实作品时,不能被有些作者的主观立场影响,误导,甚至出现主观的偏差,不轻信一家之言,不一叶障目。所以,要多读相关的作品,参看历史资料,多分析,多思考。这是作为读者阅读纪实作品时应有的立场和态度。这也是一种真实。

二、艺术的表达

大家看这一段:

他是少年先锋队中的花花公子”,他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一条军官皮带,穿着一套整洁合身的小军服,帽檐什么时候发软了,总是衬着一条白布,露出一点。他无疑是全城最漂亮整齐的士兵,毛泽东在他旁边也显得像一个江湖流浪汉。

这就是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红军小战士向季邦。只是他的名字“季邦”听起来十分像骂人的脏话“鸡巴”,别人也就有意无意地这么叫他,甚至拿他开玩笑,给他阳光灿烂的脸上投下一丝阴影,甚至带来莫大的耻辱。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这段话主要运用外貌描写,“花花公子”明贬实褒,写出小家伙的“洋气时髦”,下面详细写他如何“臭美”:其他孩子的军服都是怎样?又肥又大,几乎拖地,经常用柚子擦鼻涕,而他的却“整洁合身”,这都还不够,他还要系上一条军官皮带,显得自己更神气,衬帽檐的白布为什么露出一点?除了撑起帽檐,使帽子更有型,还有装饰点缀效果,连细节都如此讲究。最后拿苏维埃最高掌权人跟他作对比,对方在他身边像个流浪汉,虽然条件如此艰苦,虽然他还只是一个小屁孩,但他却尽力让自己显得漂亮整齐,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起来,同时也不禁感叹:只有热爱生活而又乐观的人,才能做到在艰苦的处境中也永远有一颗那颗爱美的心。作者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一个可爱又精神,时髦又漂亮的红小鬼。文笔简洁而不失细腻。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我们再看下一段文字。

这是一个大胆无畏和大公无私的故事,一个无比勇敢和智慧的故事,一个难以相信的苦难,一个为着忠于一个为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义而丢弃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的故事。当这一时期的历史完全被写下来的时候,上述这个简单的自传将长上血肉。

这段话作者是在赞美朱德总司令。

作者没有运用公式化的表达,因为那样会缺少感染力。斯诺首先运用比喻手法,把朱总司令的一生比作一个个的故事,同时还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朱总司令许许多多的优秀品质,这样还不够,他还继续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预言朱总司令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一定会被历史铭记,直接抒发了对朱总司令高度的赞扬,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朱总司令的由衷的敬佩和赞扬。

纵观全篇,类似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还有很多。读到这些语段时,我们似乎走进了八十年前,看到了城墙上在微风中时隐时现的红旗,听到了嘹亮的军号声,看到了红小鬼红彤彤的脸,闪闪发亮的眼睛,听到他天真而得意的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的红军”了;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得到斯诺被红色中国深深震撼着,他的字里行间洋溢奔涌着对这个地方这些人的如火热情。之前有不少同学说这本书文字枯燥乏味,不知道你们读到这些地方后,想法会不会有一点改变。

三、走近真实的你,遇见美好的我

最初的斯诺是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走进红色中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带着这种冒险的心情,我出发了。

但是当斯诺在苏区采访了4个月以后,他回北平,以无法遏制的激情,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当时举世轰动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在这部作品的序言中,他深情地写道:

“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所创造的,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

“从这些革命青年们,读者可以约略窥使他们成为了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这些是人类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短短四个月的红色之旅对斯诺的影响之大,那些青年们身上的精神,力量和热情深深震撼着斯诺。,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不仅感动了斯诺,也感动了我们。

前一段时间,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兰德公司公开了一份对中国现状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中对中国人的评价是这样的: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严的生活意义。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

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是沉重的,80年前斯诺笔下的那些中国人,他们有坚韧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有对信仰的执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但如今兰德公司公布的这份调查报告中已经是这样的形象

我们不得不痛心的承认,不知在什么时候,我们很多人失去了这些精神财富。但我们更相信,我们能够找回来。那就让我们重读这些经典的纪实作品,走近这些真实而鲜活的生命,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获得人生的指引和启迪。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做更好的中国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三门峡745沈莉红:我也正在看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姐姐写得真好
    陕县1432郭玉红:@陕县2932沈莉红 我是在备课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我正准备教名著推荐阅读呢!学生没有读书,教起来也困难。

本文标题:走近真实的你,遇见更好的我――《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ed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