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记忆之火铳

作者: 陈劲帆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4:37 被阅读139次

土家族也算是一个彪悍的民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有些家庭都配有枪支(火铳)。但这个民族还是很爱和平的,那会儿也没有听说过谁拿枪把谁嘣了!

儿时我家就有一支自制的火铳,就是电影《三个火枪手》里面把有点曲线的那种。对于那些打猎用的火枪,我家的算是非常精致了。酸枣木的枪托被父亲擦的油光锃亮。笔直的枪管有种高冷的气质。枪管的下方趟枪膛的签字也闪着贼光。挨着它一起挂着的,还有用山羊角做成的药葫芦,精致的木塞还缠着耀眼的公布。处处透着精细和庄重,也让枪显得格外不一样!

我记得我家的火铳除了打过一只长尾山鸡,就是在除夕作为庆祝仪式被请出亮亮相,其他时间一般都挂在父亲房间的门背后。也不知道为什么,挂着抢的那扇门总是显得更加威严和沉重。我每次去推它,都充满敬意和小心。也试着小心的去摸索抢身。现在还能记起它的冰冷和分量!

每年年三十,奶奶,妈妈都在厨房准备美食,爷爷帮我把鞭炮缠在竹竿的一头,等待着团年饭开饭前燃放。爹则会小心的把抢取出来,精心的擦拭,很有仪式感地填药,还需要精心的搓制引信,在火边把引信烤焦。因为那个时候没有礼花啥的,在鞭炮声中夹杂着一声枪响也算是与众不同的祈祷表达。

团年饭都摆上桌,爷爷开始祭祀祖先。看着爷爷把杯中酒倒在堂前地上,我兴奋又害怕的点燃事先就在竹竿上挂好的鞭炮,爹一只手端着枪,45度斜指向天空。在鞭炮最后一颗炸响结束的时候,果断的扣动扳机,一声脆脆的枪响,所有人都笑呵呵的看着爹收枪,有时候父亲会把枪递给我,让我挂到那扇门的后面,然后一家人围坐到桌前开始团年……那个时候,我觉得火铳是有温度的。

从那个时候起,枪对我而言就是神圣的,也是值得敬畏的。后来,国家开始统一管理枪支,我家也就把火铳上交了。再后来我当兵,学了轻武器制造和维修。接触过很多枪。但儿时记忆里那只有着父亲温度的枪总是记得那么清楚,永远难忘!

韬筱白19.1.22写于北京

相关文章

  • 老家记忆之火铳

    土家族也算是一个彪悍的民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有些家庭都配有枪支(火铳)。但这个民族还是很爱和...

  • 老家记忆

    老房子,很老了,从我一出生呱呱坠地开始我就在那里长大,木头的门,木制的楼梯,木板鋪就的楼扳,青砖瓦片,皮肤皱褶...

  • 老家记忆

    我的老家叫镇江,地处广东省高州市西南部,有“粤西陶都”之称。 听老爸说,我出生后就被送到了亲戚家,直到到了入学的年...

  • 记忆·老家

    01 许久不曾打过电话的奶奶 下班后看完书倒头就睡下了,直到手机铃响才醒过来,是姐姐打电话过来,一看时间19:4...

  • 记忆老家

    半山坡,一汪水!两颗柿子树,三条大黄狗,四个姓氏,五十户人家,六旬的爷爷,七点钟的朝阳,八两重的土豆,...

  • 老家记忆

    炊烟揉碎了夕阳,撒向夜空 变成漫天的星星亮晶晶 伴着月光照亮贫瘠的院落 月亮里盛满了童年的幻想 月亮里倒映着儿时的...

  • 老家记忆

    二十多年了,自十二岁离家至今,对家乡的记忆越来越淡,村里的人都住上了新房子,把房子盖到了田里,老房子大都成了...

  • 老家记忆

    (是几年前写的文章了,但忆起老家,心情却仍相同:希望它向前发展,又怕无处怀旧。)我已经不记得老家的鼎盛时期了,每次...

  • 老家记忆

    怎么才能对得起对老家的思念? 就应该写一首诗 在天高星稀的晚上 独自一人走在城市的马路上 怀念乡间小道的泥土芬芳 ...

  • 老家记忆

    院子已荒废了有年, 只留下记忆的残垣。 南墙角的鸡窝上种菜, 有南瓜、梅豆和丝瓜。 夜半里鸡叫连连, 等到天明查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记忆之火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il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