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数学板块·第九周周报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数学板块·第九周周报

作者: 黄敏faith | 来源:发表于2021-10-30 09:55 被阅读0次

游学回来,我们开始流动座位。每周挪动一次,只挪桌仓里的东西,不搬桌子。通过流动与转换中的对话,来带动孩子们去关照自己与环境。四年级的孩子,要从小我走向更大的集体,我也希望培养他们对整体的关照和集体荣誉感。

刚换了座位两天,一个男孩手上闲不住,就开始在桌面上乱涂乱画,这时伙伴就会来提醒他:“我不想桌子被涂成这样!”小男孩顿觉不好意思,答应第二天就把桌面擦干净。这样交换桌子的方式,对于特别爱干净的女孩子,确实有点挑战,之前她们习惯了“独善其身”,这也是她们可以去大声说出自己主张的时刻,就像“我不想你把桌子弄这么脏!”

我在中学时候读海明威的《战地钟声》,开头引用了英国诗人约翰堂恩的一首诗,从那以后,悠远的钟声便时常回响在我的耳边: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约翰.邓恩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那广袤陆上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吞掉一块岩土,欧洲就小了一点,

如果海岬失去了一角

正如你的朋友或自己的家园被冲毁。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失,

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难解难分

所以千万别打听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语文课】

这两周要适应调整后的课表和大节奏,我适当放慢了数学板块的节奏,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节语文课(比之前的每日晨读更为深入,目标更清晰,任务也更明确),增加了语文基础练习,基于教材做字词讲解和文章梳理。这在一定程度打破了板块的“主题模式”,我只好先放下之前准备的神话故事,老老实实地去研究和学习教材上的内容。

不过,这么上课也挺有意思的。上周我从孩子们熟悉的诗歌单元进入,诵读之后,更为细致地去解析字词意思以及诗词背后的意象。有前几年晨读和做诗画本的经验,孩子们对于诗歌语言中的画面感,还比较容易把握。第二周进入到“观察日记”的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两篇课文,通过观察日记的写作指导,引入法布尔的《昆虫记》作为午间的读物,也想为后面动物板块的学习做一些铺垫。

霜降节气,校园里的秋色绚烂夺目。我们一早上完一节语文课,读了叶圣陶的《爬山虎》,就在九点左右的小课间,一起到操场上去观察校园里的“爬山虎“。我请孩子们观察它有没有“脚”?是怎么攀爬的?它的叶子又和书中的爬山虎有什么不同?我这边正仔细端详树上的芽和小吸盘呢,抬头一看,孩子们都爬到了旗杆边上那面火红夺目的大墙上,墙上垂落的藤曼如瀑布倾泻,一墙红艳艳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孩子们开始尝试从将近两米高的平台上往下跳。我看他们都不太敢,就提议说在下面堆个树叶堆吧!跳到树叶堆里!没人响应我的建议,孩子们都在相互鼓劲去战胜自己的害怕。胆大的孩子一咬牙跳了下来,就开始怂恿其他孩子;谨慎的孩子还在边沿上小心地试探着高度;不少孩子试了一次又爬上去试验第二次、第三次。小晖表达得特真实:“跳下来之后我觉得没啥,等我再站上去时,我又开始害怕。” 过了十分钟,我说:“该回班上数学课啦!”只见小河、与可他们几个,刷刷刷就从上面跳了下来,小河一边跟着我往教室走,一边说:“时间不够了,逼急了也就敢跳了。”我笑着说:“所以有句话叫做——狗急跳墙啊!”

那一刻,我感觉孩子们是在自然和生活之中学习。只要我们保持敏锐的感官,去发现生活中的惊奇与美,去彼此照见,我们就能保持课程的整体性,实现以学科育人的目标。

四年级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希望教会孩子怎么学,而不是着急要把所有书本上的知识都塞给他们。之前参加“全人之美”小语工作坊时,魏老师介绍部编版教材的特点是学习目标很明确,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都为“教什么”提供了很好的抓手。这学期孩子们能够更主动有意识地去学习,我从带他们认识生字表开始——哪些字要会读音、知道意思?哪些字要会写? 从字形结构去猜测意思,构建画面来帮助记忆生字。朗读课文的时候,我也请他们标注生字词语,把不好理解的词自己圈出来,在班上分享讨论。

孩子们投入学习的状态很认真,即便一开始因为不熟悉任务懵圈或是感到有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渐渐的,问我生字的孩子在变少,越来越多的孩子会去主动查字典。从学习方法上来说,我们还需要从课堂上老师带领为主,慢慢转变成更有章法的预习与复习巩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也是需要慢慢去探索建立的。


【数学课】

在数学学习上,这两周初步完成了“大数的认识”学习单元,从晨圈的唱数、节奏数数开始,先是一个一个往上加,变成十个,一百个,一千个往上加,容易卡住的还是进位的时候,尤其是进到千位,百位是0的情况。我们模拟“抢椅子游戏”,摆上一溜儿大小不一的锥筒,来代表数位。让孩子们站到不同的数位上,组成一个多位数,比如全班27个孩子,每个孩子代表1的话,能够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最小的四位数又是多少?

结合身体操作和节奏律动,我们学习了亿以内的大数读数、写数、比大小、求近似数等。其中“数级”是新引入的概念,我们重点强调了分级读数和写数,掌握类推和模块化处理的思维方式。

在建构数字的过程中,我们很自然地接触到“数字和”的概念。在“数与运算”的主线之上,我引入了秘密数字,九九神功“猜数游戏”,数字黑洞等数学游戏,重在发展数感,巩固借位减法,形成反思与验算的习惯。

不同于教材中清晰的任务分解与阶梯练习,这些“数字谜题”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探索愿望,同时学会与问题共处,发展主动的思考和克服难题的决心。所以我们不会一下子就解开谜底,而是基本上是以三天节奏,一层层揭开(discover),在共同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惊叹,专注投入的思考,积极的发言,是课堂中最美好的时刻。


本周我们还有两件大事,一是在校园里推销问渠班绘画制作的“故宫”系列卫衣。孩子们自愿结队,一到课间就一起出去推销,非常认真地填写预约单,理解并反馈客户的需求,整个过程非常锻炼孩子表达的能力和自信。我都为她们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打动,愿孩子们保持这份少年人独有的热情与冲劲!

问渠班出品“故宫”系列卫衣热卖中

另一件大事是去图书馆的诗会上分享关沟游学。这是我们第一次相对正式的“公开场合演讲”,孩子们的表现可圈可点,每个小组自己来划分主题和讲解内容,合作画长卷地图,各自呈现了独有的风格,有的很善于讲话能调动气氛,有的逻辑清晰思维严谨,有的用画笔细细绘制了“人字形”铁路的示意图,在现场却邀请另一组的同学来做外援讲解——这一刻,我们就是一个整体,一切外在的形式都不重要,我们共同分享了一段宝贵的生命经历,并真诚感谢小伙伴——一路上有你,真好!

相关文章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数学板块·第九周周报

    游学回来,我们开始流动座位。每周挪动一次,只挪桌仓里的东西,不搬桌子。通过流动与转换中的对话,来带动孩子们去关照自...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躺在床上睡不着,忽然想聊一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那些事。 我和A、B是高中到大一时一个圈子的好朋友,二人后来发展成男女...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谈论过去的时候 我们推杯换盏,笑得像一群孩子 干净的像一张白纸 你说,每个游子都不是一座孤岛 牵扯着、我们灵魂里的...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对于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的作品,我向来习惯性的保持距离,如果它真是一本好书,那么过上三两年,我还是会看到。 《岛上书店...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加布瑞埃拉·泽文的《岛上书店》这本书,我也不例外,但是之前却没有多大的动力去翻开这本书,那么我是...

  • 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Meditation XVII John Donne(英十七世纪诗人 约翰·堂恩) No man is an is...

  • 2019-02-23洞见

    不是谁都可以活成一座孤岛 不是每一坐孤岛上都会有绿洲 并不是每一片绿洲上都会有守望者 并不是所有的守望者都会得到深...

  • 孤岛

    “心不是一座孤岛…爱才是心之解药”,耳边捕捉到这么两句歌词。心不是一座孤岛?心其实就是一座孤岛,即便有爱也是孤独的...

  • 谁都不是一座棉花糖孤岛

    其实这是一本很水的书。但在作者编织的笨拙的鸡汤故事和一大堆喋喋不休的说教里,也许不同的人还是能找到一两个值得思考的...

  • iOS开源项目周报0223

    由OpenDigg 出品的iOS开源项目周报第九期来啦。我们的iOS开源周报集合了OpenDigg一周来新收录的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都不是一座孤岛 ——数学板块·第九周周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kg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