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我想对您说……
屈原啊,如果我能穿越到你那个时代,如果,我是那个渔父,我一定会对您说:“您的人品固然高尚,您忠君爱国固然可贵,可是,您不能“愚”忠啊!”
我就不明白了,您怎么就对楚怀王这样的君主抱有希望呢?他有雄图大略、振兴国家、一统天下的胸襟和志向吗?他能明察秋毫知人善任,亲贤臣远小人吗?还是他能做到爱民如子、广得民心?
在我看来,楚怀王,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更像是一个天真的孩子,被那些奸臣肆意玩弄于股掌之中。
上官大夫进谗言,他信。靳尚拍他马屁,他就高兴。郑袖吹吹枕旁风,他就酥了……然而,您却把他当作楚国的希望,把所有的期待放在这样一个人的身上,岂不荒唐?
楚怀王客死秦国,天下人皆嘲笑他。只有您一个人大哭:“怀王不是昏庸无道,他只是被奸佞之徒蒙蔽了双眼啊!”可见,您还是识人不明啊。
的确,楚怀王并没有像夏桀商纣这样丧心病狂的残暴,而且,在他年轻的时候,进行改革,提拔贤能,包括也提拔了您,还是有一番作为的。可惜,后半生是一错再错,停止改革,流放您,也不听从您的建议,最终客死他乡。
放眼历朝历代,哪个朝代没有奸臣?之所以会有圣明君主和平庸君主甚至昏庸君主的区别,就在于君主是否能够正确识人善用,目标坚定。而楚怀王,在他的后半生,已经顶不住压力而开始听信谗言,不用贤能。这个时候,您还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了。
但是,我也理解您,寄希望于楚怀王也是无奈之举啊!毕竟在那个时代里,只有一个君主,又不能像我们22班的一一同学,说“造反”就“造反”,随时都可以“自立为王”,或者另立“新君”。您就是想另立新君也更不靠谱啊,不说封建制度的不允许,就是看看有资格继位的子兰、顷襄王之流,还不如楚怀王呢。您不将强国的希望寄托于楚怀王,又能寄托于谁呢?
然而,随着楚怀王客死他乡,您的梦想还是破灭了。您含恨作《怀沙》之赋,抱石自投汨罗江,慨然赴死。
我理解,也尊重您的这种选择。毕竟,您把一生都融入了楚国的复兴大业之中,这是你一生的信念啊!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人,总要有信念。一个人没有了信念,就没有了灵魂。看到国都陷落,奸佞当道,君主昏庸,方正不容,国以不国。东山再起已是痴人说梦,这样的国家已经不值得您留恋了。
屈原啊,您的一生就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悲剧啊!若您生在一个太平盛世,一定会是一个治世能臣。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战国时期,您也是力主抗秦忧国忧民的将领。可惜,您的一腔热血终究还是只能留存在您的诗篇里,大放异彩!
一一同学评语:撇开我自己的情感,你写得确实很好。不过,我这个人的行事风格向来是不屈服命运的,或许……
饼饼同学评语:唉,这就是古人,尤其是古代忠臣贤能们最大的悲哀。说实话,小人们就喜欢整这样的。通过国君(尤其是脑子坏掉的国君)之手给他们的肉体和心灵进行痛击。本文有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层次清楚,很好的文章。
兮兮同学评语:悲剧还是有一点好的,若不是悲剧,屈原大概率就不会上《史记》了。
师说:啥时候你考试时也能头脑这么灵光,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