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作者: 心斋坐忘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10:59 被阅读0次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1、《太史公自序》,全书总结

  《太史公自序传》,七十传记之终章

2、《太史公自序》之题,总结全书且总结史迁自身

3、《史记》是总结先秦古学的集大成著作

4、《太史公自序》分判当时所有学问,是一篇思想性文献

5、序:理顺全书各部分关系,其标志是排列好目次

6、《自序》之中心,政治、思想和文化;

仿经而至子,旨趣接近诸子

7、伏羲氏以前以谋生为务,其后方有追寻天地人意义之活动

8、神农氏,农业社会建立,市场出现

9、黄帝,制定礼仪,愚按,此为移风化俗,化野为文之事,强调文明性与政治性

10、黄帝为道家之源,尧舜为儒家之源

11、颛顼绝地天通,神人分际,神话史观褪去,文明史观渐生。确立文明化之端,神话性与人文性之界限得到确证

12、绝地天通,祭祀权的垄断,巫史成为统治群体专人授权的职位,王者亦可祀

13、巫史同源相通,巫天史人

14、史迁整理本人家系,意在表述家族变迁与自家与史学之渊源

15、司马谈“学天官于唐都” 《天官书》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的天文学著作,核心内容关乎天极星即北辰和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之关联。历法,史迁参与修订太初历

16、司马谈“受《易》于杨何”

汉兴《易》之传承

田何—王同子仲—杨何—司马谈—司马迁

|

丁宽—砀田王孙—三家易《易》即施雠、孟喜、梁丘

17、司马谈“习道论于黄子” 黄生

18、《论六家要旨》目的事情“务为治”即外王

19、阴阳 《易》 伏羲

    道德 道论    黄帝

    儒墨名法    尧舜

    法家派生于道家

    墨家派生于儒家,有一路发展为墨辩

还有民间侠客思想

    名家来自刑名之学

20、六家是天官的投影,天官是地上政治的抽象

21、《易经》大于阴阳家

阴阳家过分强调征兆迷信地钻牛角尖,但有益于寻找自然与社会的运行周期

《易经》之失过于执迷卦象,以“众忌讳”而保存下来

22、儒家文义繁杂要紧处太少,劳而少功,但有益于安排国家秩序,制定人际规则,明教化以育人才,维稳

23、墨家简朴得近乎苛刻,但有利于降杠杆,除泡沫

24、法家重国而轻家,不谈父子,君臣之分不可逾越

俗出乎自然,因俗而成礼,因礼而成法

自然—无形规范—强制性规则

25、名家讨论逻辑,求名而不求实

26、道家 外王通往内圣之路

读书明理,专注以重新集中心志;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人与生物相应;人性内在充足,足以体现万物,在于修持是否足够

道家贵因,根据时势而动;吸收儒之政治性、墨之简朴;法家举名责实,可视为道家之变;根据时代而变化,按照风俗以施事,因势利导,劳微而功大

批评儒家要求君主事必躬亲,以为率则,实际上是主劳而臣逸,即以儒为最大论敌

道家包含统治术,又不止于统治术

大道之要在于除去刚强或贪欲,减少人心之泡沫;不全任用理性,清静无为;神形、心理与生理,不使用过度

由形而神,反诸天地,人类与自然相应,外王而反诸内圣

相关文章

  •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1、《太史公自序》,全书总结 《太史公自序传》,七十传记之终章 2、《太史公自序》之题,总结全书且总结史迁自身...

  • 《史记》-《太史公自序》

    《史记》-《太史公自序》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

  •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後,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

  • 史记.太史公自序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

  • 也许有一天

    坐在嘈杂的三亚机场,周围一切都隔离,或者说内心愿意疏离。拿出《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是的,觉得自己书生了,确实...

  • 读史记·我愿逆流而上,找寻他的方向

    今天来到太史公自序,不再走马观花,而是细细探究太史公写史记的初衷。 自序开始,太史公先讲了司马家族的历史,而且一下...

  • 《史记精读》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该篇为《史记》七十列传最后一篇,亦是《史记》全书最后一篇。所谓“自序”,一是自道身世与撰述缘由,一...

  •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

  • 随笔之史记

    《史记》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本书的原名是《太史公书》,又名《太史公记》,是《太史公记》的简称,从《太史》到《史记》的...

  • 琅琊令之故|故事一则

    【故事】①旧事,以往的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节抄(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mvq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