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笔记 | 《第二性》

读书笔记 | 《第二性》

作者: 欢VickySu | 来源:发表于2018-10-01 12:37 被阅读0次

读书笔记 | 《第二性》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自今年7月3日至8月1日,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读完了《第二性》的两册书。

《第二性》分为Ⅰ和Ⅱ上下两册,由法国二十世纪著名女性文学家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所著。如果从性质来定义,这本专著更应是女性学。

从整体来看,这本书洋洋洒洒六十余万字,篇幅甚长。作者广博而专深的学识素养和跨多学科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的能力令我叹服,涉及到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物生理学、精神分析学、文学、社会学等。她的文字是有激情的理性,推理之余,用词却也彰显情绪,正如有批评家指出其具备小说与哲学的结合。市面上以女性为议题的书与文章汗牛充栋,却鲜有能用宏大视角、跨多学科地将问题剖析到极致的作品。

然而,从阅读体验来看,细致到微末的论述、激扬到尖刻的措辞、大量极端心理案例和材料、对各学科和基本立场“存在主义哲学”的不了解、法译中翻译上存在的问题,等诸如此类,都会构成普通读者阅读的障碍。出于对女性问题的热情,我坚持读完,却也感到由于自身学识尚浅所导致的理解上的困难。敬畏之情让我决定概述与记录它而非评论。

一、本书整体上讲了什么

通俗地说,本书核心在探讨以下三个“大问题”:

1、女性的处境是什么。应当以何种观点/视角去把握和理解(作者在此分析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视角的问题)。从存在主义观点出发,女性处境是“他者”、内在性的。

2、导致女性处境的原因。原因来自于历史、神话(包括文学)、女性成长历程、女性处境。根源于社会制度(如父权制、资本主义)、男性、成长历程中的心理生理及其变化(如青春期)、教育、处境(婚姻、母亲、社会生活、成熟到老年等)中的心理及其变化、不同女性处境及互相间的影响,等等。作者的分析也涵盖了一些较受普通读者忽略的方面,例如成长篇中的性启蒙与女同性恋、处境篇中的妓女和高级妓女、辩解篇的自恋的女人、恋爱的女人等。(难以在短篇幅中说清,甚是可惜)

3、女性独立道路中的障碍。原因剖析实际上是一种对独立障碍的隐射。此外,本书最后一部“走向解放”的“独立的女人”中具体分析了障碍。这部分糅合了之前原因分析的各个方面,并在本书的“结语”中描绘了独立道路的实现可能性——一种“也许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本书的精彩之处

首先,作者站在她身处的年代和国度,力求做到超越自己的时空局限而放眼过去和全世界。学者之伟大性体现在她是站在叩问女性与人类命运的意义上来探索女性问题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我们看来堪称表率的人,被授予天才称号的人,正是那些在他们的特殊生存中企图扮演整个人类命运的人。“

作者在书中旨在揭示女性在“伟大”上的局限的一段话引人深思:”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将荣誉置于两性差别之外,置于自己自由的生存难以达到的荣耀中的时候,女人才能将自身的历史、自身的问题、自身的怀疑、自身的希望与人类的历史、问题、怀疑和希望等同;只有这时她才能寻求在自身的生活和作品中揭示出全部现实,而不仅仅是她个人。只要她仍然需要为成为人而斗争,她就不会成为一个创造者。“ 这段话是极其深刻的,而作者的伟大意义也体现于此。

其次,本书中对于女性处境与心理的分析是非常精妙的。

女人从来没有构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事实上,她们没有力图作为女性在历史上起作用。”

一种情况是——

“人们就是这样抚养女人,从来也不教导她亲自承担生存的必要性;她便随波逐流,依靠保护、爱情、援助,他人的领导;她让自己受到迷惑,希望能够什么事也不做,便实现自己的存在。”“由于她的工资很低,而社会要求她的生活标准又很高,她注定要卖俏。”

“由一个神来辩护,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辩护更为容易;世界鼓励她相信有可能得到给予的拯救,她选择这样相信。有时,她完全放弃自己的自主,她只是一个恋爱的女人;她往往想调和;但盲目崇拜的爱情和退让的爱情是毁灭性的:它占据一切思想,每一时刻,它是纠缠不休的、专横的。”

另一种情况是——

“经济上摆脱了男人的女人,在道德、社会、心理状况中并没有达到与男人一模一样的处境。她从事和投入职业的方式,取决于她的生活的整体形式所构成的背景。然而,当她开始成人生活时,她身后并没有和男孩子一样的过去;她没有受到社会的同等看待;世界对她呈现出不同的前景。”

 “她不愿意自己的丈夫得不到讨了一个‘真正的女人‘会有的好处:她希望自己是个高雅的女人、出色的家庭主妇、忠心耿耿的母亲,就像传统对妻子的要求。这是一项很容易变得繁重的任务。”

作者的观点是——

“女人是‘纠缠不休的‘,她们压在别人身上,为此而受苦;这是因为她们有着吮吸外在机体生命的寄生虫的命运;让她们拥有自主的机体,让她们能够同世界斗争,从中获得养料,她们的附属性就会消失,男人的附属性也会消失。无疑,两者都会因此而好很多。”

“已婚的或者舒适地受人供养地女友,对只得依靠自己获得成功的女人来说,是一种诱惑;她觉得自己被迫要走最艰难的道路,每当遇到一个障碍,她便寻思,是否不如选择另一条道路。”

“男人服从不可推卸的必要性;女人则应该不断更新她的决定;她往前时并不笔直对准面前的目标,而是让她的目光在周围扫视;因此,她的举止是胆小的,犹豫不决的。”

然而,在如何实现“两性平等、女性独立”的目标上,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描述完整的方案,而是零散地给出了一些思路。留下更多的则是一种充斥全书的悲观主义。

在书末,作者转换了尖刻的笔触,用另一种语调描绘了她的许许多多“如果”。诸如,“如果小姑娘从幼年起就以同她的兄弟们一样的要求,一样的荣誉感,一样的严厉,一样的随便来培养,参与同样的学习,同样的游戏,有希望迎接同样的前程,她周围的男女在她看来毋庸置疑是平等的……”作者描绘的图景在今天的世界,这个二十一世纪,已经在某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所实现,纵使很多隐性的、习俗性的、刻在父母辈脑海里进而传入我们脑海里的观点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情况已经变得好了许多。

今天,女性当如何存在这些问题依然被无数次翻出前台来讨论。如果说传统上女性的“第二性”状态是被构建的,今天及未来女性命运又会何去何从。而作为一个女人,我们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走向真正的自由而独立。这些议题依然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和讨论。

本文引号内部内容引自《第二性 Ⅱ》(上海译文出版社)

相关文章

  • 2017年周总结5/20

    5月15-5月21号 A.成就 1.阅读完《第二性》第一册,并完成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并不容易,需要看完书之后再重...

  • 读书笔记 | 《第二性》

    读书笔记|《第二性》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

  • 四月读书一:第二性

    第二性 这本波伏瓦的《第二性》是过年的时候,在北京三里屯的PAGE ONE书店看到的,当时看到的是《第二性 2》,...

  • 《第二性》读书笔记

    《第二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 本书金句: 1.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

  • 《第二性》QAS读书笔记

    Q、《第二性》的精华内容。 A1、第一个内容是:生理结构竟然是女性沦陷的帮凶?男性是如何通过身体构造将女性拉下母系...

  • 一个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成为女人

    01 最近粗略看了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一书,引起很多共鸣与思考。首先,书名“第二性”...

  • 原发性闭经能治好吗

    原发性闭经是什么呢? 指的是年龄超过15岁,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者;或者年龄超过13岁,尚无女性第二性...

  • 一起来读《第二性1》 | 女性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他者”

    《第二性》是女权运动先驱波伏娃的作品,堪称女性“圣经”。里面从方方面面清晰地分析了女性沦为“第二性”的原因、过程、...

  • 闭经

    每日一灸方 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逾16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尚无月经来潮,或年逾14岁,尚无第二性征和月经。...

  • 《形影不离》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原作名:Les inséparables 。。ISBN:9787572225420 。。内容简介。。 《第二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第二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hn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