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楼梯口的礼让

楼梯口的礼让

作者: 清风一隅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20:05 被阅读0次

                   

       一栋简洁两层小楼,中间一个普通楼梯口,连接着学生、老师的通道,这就是我们学校教学办公场所。

       通道的唯一,使小小的楼梯承载着巨大的任务,每天数人次的来回往返,四季中风霜雨雪的侵蚀,都在无情的肆虐着它。

       楼梯无怨无悔地承受着,静默着。而静默着的楼梯上却常常演绎着动人的故事,散发出光彩的画面,飘荡着温馨的清香。

       两层小楼,八间房屋。上面是办公区,下面是教学区。每天老师在上面办公,有课到下面上课。老师的需要,学生有时也会上楼。楼梯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输送着师生的来回,肩扛着师生的脚步,目视着师生的往返。因为通道唯一,楼梯狭窄,难免有时会显得拥挤,但不混乱,非常有序,大家相互礼让。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人人经常会遇到。

       可不吗?上天我下课后上楼,刚走到楼梯口,遇到九年级七八名同学下楼。他们已走下楼梯一半了,我连忙停下来准备让他们走。可是他们却贴在楼梯的边上,非要让我先走,我叫他们走,他们让我走。最终,我先走上去。然后,他们才下楼。有时,学生和我一起上楼,他们也总是礼让我,让我先走。后来,听其他同事说,情况也是这样的。

       楼梯口的礼让,或许是简单的小事,或许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简单、平常,背后蕴涵无尽的含义。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礼貌的周到,师生关系的和谐,相互的谦让,道德修养的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些无形的东西,都会在有形的小事,平常的简单事中真实地反馈着,真情地流露着。

       师生楼梯口的礼让,有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影子,有老师谆谆教导的示范。也有学生用心的感悟,思想道德的提高。同样,平常学生遇到老师亲切的称呼“老师好”,也一样的反映了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礼貌用语的文明,道德修养的表露。

       楼梯口的礼让,“老师好”的话语,犹如呼吸新鲜的空气,嗅着鲜花的清香,让人回味,让人流连。

相关文章

  • 楼梯口的礼让

    一栋简洁两层小楼,中间一个普通楼梯口,连接着学生、老师的通道,这就是我们学校教学办公场所...

  • 楼梯口

    我走进楼梯口,哪里蹲着一只猫,比一般的猫脸要圆,圆得非常标准,是我喜欢的类型,两脚并拢摆在地上,支撑着身体,就像是...

  • 楼梯口

    明确 在什么时候 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是最重要的

  • 《论语》读书笔记2018.1.10

    礼让为上,正视自己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翻译: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

  • 回家的楼梯口

    回家的楼梯口 ——林子于2017年冬天的贵阳 一步 两步 三步 四步 那黑黑的,黑黑的楼梯口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

  • 楼梯口的奶奶

    0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注意到对面楼梯口有位奶奶,每天早上拉开窗帘便能看见她,要么坐在一张矮凳上凝视远方;要么...

  • 楼梯口的拥抱

    我们的拥抱,像纸包住的火。 宁愿让别人发现真相,也要拥抱。 滚烫的拥抱,让我们都受伤。 还互相嘲笑,像小丑一样。

  • 楼梯口的小猫

    一只小猫突然来到办公室旁 瘦弱的身躯,蓬乱的毛发 眼睛发红,脚掌发黑 忐忑不安地,在楼梯口试探 像一只受惊的老鼠 ...

  • 开卷有益-《论语》(71)能以礼让乎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详解 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吗?如果能以礼让精神来治国...

  • 041. 礼让治国;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孔子说:“能用礼让治国吗?这当然没问题了!不能以礼让治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楼梯口的礼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mo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