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部分工作因AI而变,但你的学习能力已经跟不上了,失业将成多数人

大部分工作因AI而变,但你的学习能力已经跟不上了,失业将成多数人

作者: 希言亦然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20:27 被阅读0次

将深度学习技术推向实用化并直接促成人工智能最新一拨技术热潮到来的计算机科学家杰佛里·辛顿教授在演讲中经常用一个玩笑来开场:如果在座的有医学院的学生,那你千万不要去学放射科,不要去当放射科医生,因为这个工作在未来5年内,就会被深度学习支持的人工智能应用所取代。

除了放射科之外,还有哪些工作是最容易被AI取代的?李开复教授在他的《人工智能》一书中提到了他的“五秒钟准则”: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

比如曾经股票交易市场中的交易员,他们的工作只是根据买家或卖家的指令,完成实际的交易操作。对于一桩交易能否达成,他们只需要关注具体数字和市场行情就能做出判断。基本上,每个独立判断,花两三秒就能做出。今天的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足以完成这类简单的、中介性质的工作。因此,今天的各大股票交易市场里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员已经大幅让位给了计算机。

同样的道理,驾驶汽车的时候,人类司机根据路况所做出的判断,其实都是人脑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成并立即做出反应的,也符合李开复的“五秒钟准则”,因此,汽车驾驶工作终将被自动驾驶技术全面替代和超越。人工智能足以在更短时间内做出与人类一样甚至更加精准的判断,将驾驶安全等级提升一个档次。

更不用说诸如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会计、家政等符合“五秒钟准则”的工作,它们一定会在未来10年内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多数的人们对此保持乐观。从过往的几次工业技术革命来看,新的科学技术虽然造成了一部分简单工作、底层工作的消失或转变,但因此也催生出了更多新型的、更需要人类判断力和创造力的工作类型。如设计师、架构师、建筑师、流程设计和管理者、艺术家、文学家……

但是,不同于以往几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是,人工智能所要逐步消灭的是目前数量过半的工作岗位,如下面这张人类历史上常见的分工协作的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底一层,包括蓝领人群、农民、手工业者、服务业者、奴隶社会的奴隶、中世纪的农奴、学徒、雇工等。

这一层人群在中国就有好几亿人。在人工智能到来之后,如果50%以上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过去数千年来分工协作的金字塔结构会不会变得不再稳定,甚至坍塌?

如果未来失去工作的人,都必须从简单工作转换为相对复杂的脑力劳动,那么,他们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庞大的架构。那些中年失去工作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怎么可能重新开始一次历时5到10年的学习深造呢?即便像我这样的一直从事互联网工作的所谓中产阶级或白领人士,面对日新月异的AI、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习成为一个能顺利找到这方面工作的人,更何况广大的普通劳动者?今天他们还可以去开网约车、做装修谋生,但无人驾驶、装配式家装成熟之后怎么办?

上周我在上海虹桥枢纽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影响未来的新技术新产业》作者邓洲博士共进午餐时,聊到了这个话题。他非常肯定的说道:未来,绝大多数人是不用工作的,或者是做一些可有可无的工作,这些工作只是让他们不至于无所事事。换句说话说,那个时候,少数人类精英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和前沿科技开发,大量简单、重复的初级工作由人工智能完成,大多数人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人工智能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整个世界不需要所有人都努力工作,就可以保证全人类的物质富足,所有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一次人类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解放”吗?喜欢工作的人可以继续工作,不喜欢工作的人可以选择旅游、娱乐、享受生活,还可以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去学习和从事艺术创作,愉悦身心……

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我们(或者为我们的子孙)要做的准备已经显而易见:要么努力成为人类精英,要么培养个人兴趣、提升艺术修养,学会享受人生。不久的将来,没有人再谈失业,因为失业已成为多数人的新常态,并乐在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部分工作因AI而变,但你的学习能力已经跟不上了,失业将成多数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pv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