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玲|写作疗愈:
嗯,谢谢大家的互动,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这一节内容
崔玲|写作疗愈:
作者形容新东方是个相当封闭的环境,除了新东方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新东方老师自身心态的原因:自觉赚的挺多,不愁生活,于是很容易进入【对外界漠不关心】的状态。
崔玲|写作疗愈:
这种状态挺好的,对人生已经达到了满意
崔玲|写作疗愈:
李笑来的追求高,他是不满意的。
但是对自己感觉很满意的人来说,这就是一种非常棒的状态。
崔玲|写作疗愈:
因为人生的路有千千万万条,没有哪一条是唯一正确的。
自身感觉到舒服惬意,就是最好的
小老虎:
这句超喜欢,标准不同,舒服就好,不舒服就变,舒服也可以暂时停留
崔玲|写作疗愈:
是的,舒服的时候就享受舒服。
想拼的时候再来拼。
谭赛英:
很喜欢“自身感觉到舒服惬意,就是最好的”这句话,放下那些“应该的,正确的,大家都是那样的”,如此轻松就好!
滕海英:
和樊登刚讲的书有相似之处,走出思维泥潭
滕海英:
圈层突破
崔玲|写作疗愈:
故事的主人公庄轶,是一个创投公司的合伙人,创投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人。
也是一个狠人。
1,他受邀去斯坦福大学读MBA,直接去就行了。但是他不好意思直接去,他觉得把该考的试都要考一下,否则就是自己不厚道。
但是他时间有限,就让他的助理在新东方报了两个班,把所有老师的课听了一遍,从中挑了一个她信得过的老师递了名片。――就是李笑来。
每周见上一两次面,聊聊考试的细节。私教服务啊!
接下来就是狠人的描写:
一个总是飞来飞去,动辄一天睡眠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人,竟然可以在机场完成作业,然后专门腾出时间来找我讨论!我喜欢一切做事足够狠的人,庄轶显然就是这样的人。
崔玲|写作疗愈:
重点来了!
前面都是铺垫,接下来才是重点:
庄轶出发去旧金山之前给我讲了两个半小时的课。――创业的方法。
但是我却记忆模糊,想不起来具体内容是什么。
崔玲|写作疗愈:
你先来说创业和做生意是有区别的
崔玲|写作疗愈:
生意大概有如下几个层次:
1,满足温饱的生意
2,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3,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4,具有成长率的生意(包含一个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的概念:成长率)
崔玲|写作疗愈:
不能不断成长的生意,谈不上“创业”
所以,真正的创业者拼命思考的不是“怎样赚钱”,而是“怎样成长”
崔玲|写作疗愈:
如何才能做到今天赚100,明天赚110,后天赚121(简单粗暴的举例)
崔玲|写作疗愈:
[图片]
崔玲|写作疗愈:
貌似每个生意都有机会成长,可是最终,绝大多数生意并没有成长(这和人一样吧?)要做到长期成长,岂不是难上加难?
崔玲|写作疗愈:
[图片]
崔玲|写作疗愈:
我对这本书的深刻感受,就是作者说的这些概念,可能我们一辈子也做不到。
但是我们知道,有这些东西的存在。我们就可以跟孩子去讨论。
没准我们的孩子能实现
崔玲|写作疗愈:
这才是真正的孩子的起跑线呀
崔玲|写作疗愈: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认知水平,这个绝对是的
崔玲|写作疗愈:
是呀,如果孩子有这个概念,但是他也没能做到,那他的孩子也许能做到
滕海英:
咱们哪怕知道皮毛,但也是种子啊
崔玲|写作疗愈:
没错没错,就是给我们种下了种子
玥Sun:
也许自己做到百分之一孩子没准能做到百分之十
小老虎:
每天有百分之一的成长率,那很厉害了[强]
小老虎:
相信孩子一定会穿越我们的天花板,这样就会收回管教的嘴收回控制的手
崔玲|写作疗愈:
好,当时庄轶给作者讲的就是这些创业的概念,我们先大概看一下。
再回过头来看看作者说的【记忆模糊】这件事情。
滕海英:
我就是穷乡僻壤,孩子得费多大劲儿才能知道那么多知识啊
滕海英:
提高妈妈素养[呲牙]
崔玲|写作疗愈:
是啊,当我们能看到更高的地方,我们就会更少的去给孩子限制,更多的支持
崔玲|写作疗愈:
好像樊登讲的是吧?
提高一个地方的整体素质,突破口就是提高妈妈的素质。
小老虎:
以后多站在高处想一想
崔玲|写作疗愈:
2013年下半年我自己开始从事天使投资,一路磕磕碰碰。
(学习新东西都是磕磕碰碰,李笑来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不同的就是他会继续钻研)
谭赛英:
[强]妈妈自己做好肥沃的土壤!自己富足,孩子也成长得好!学习就是最好的途径!
滕海英:
是啊,我们学习,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崔玲|写作疗愈:
2014年年初,我去了趟硅谷,在飞机上,我突然想起几年前那个下午庄轶站在白板前给我讲事情的情景――那一瞬间的感觉完全是,“噩梦惊醒”
崔玲|写作疗愈:
我尝试了若干次,依然无法清楚的回忆出当时他给我讲述的内容――我反应过来了:
当时庄轶所讲的一切,我其实根本就没听进去。
滕海英:
其实,我们常常都会有这样的时刻。只要我们总思考
崔玲|写作疗愈:
虽然我当时坐在那里,但也只是觉得:站在我面前的是某知名创投创始合伙人,他讲的一定是比我所想更为深刻的东西――不明觉厉。而且:定觉厉但不明
崔玲|写作疗愈:
然后呢,每年至少见面闲聊一次,(我有个很自然的习惯,主动联系那些若不联系就可能断了联系的朋友。)
但是一切的交往并没有把我从“毫无知觉”中拉出来。
我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行事。
阻碍我的究竟是什么?
滕海英:
觉得你说的挺对,但是我不知道和我有啥关系
崔玲|写作疗愈: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拖拖拉拉就过去了,不会深究。
但是作者会深究
崔玲|写作疗愈:
后来在一次又一次与创业者的沟通中,我终于明白:
我当初的情况和我现在我遇到的创业者们是一样的,他们现在在我面前的反应,实际上就是我当初在庄轶面前的反应:
我觉得你说的都对,但好像【跟我没有太大关系】,毕竟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你能做的事,我不一定能做,我还是安心做好我能做的事情吧。
崔玲|写作疗愈:
在我得出这个结论以后,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开始起作用。
(有没有像我们说的觉察?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模式有觉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够改变。――就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
小老虎:
跟我有啥关系呀,没关系我听了干啥呀,有什么用呢?
滕海英:
[呲牙]咱们都会这么想[憨笑]
崔玲|写作疗愈:
“仅仅是以为某些观念与己无关,就可能让一个人永远生活在另外一个自洽的世界里。”
崔玲|写作疗愈:
“有些观念,即便你觉得与你有关,它也不一定会起作用。但如果你觉得它与你无关,那么它一定不会起作用。”
滕海英:
我大哥开了十几年网吧,我一点儿一点儿都不知道,哪怕电脑的常识,我电脑可以登陆微信都不知道[流泪]
滕海英:
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崔玲|写作疗愈:
看看自己想要什么?
想要多一点知识(或者学以致用),就尝试假如它跟我有关系,怎么办?
小老虎:
借着好奇心去成长
崔玲|写作疗愈:
“有些观念真的很重要,但它们要么太简单,以至于被轻视;要么太过违背直觉,以致让人无法相信”
崔玲|写作疗愈:
最有可能让人们错过转折点和升级机会的或许是
“觉得那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崔玲|写作疗愈:
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是错觉――也常常是最可怕的自证预言。
滕海英:
去网吧的都不是啥好人[捂脸][捂脸]
我一直这样认为,也这样教育我女儿
滕海英:
我以前没好奇心[捂脸]
崔玲|写作疗愈:
好,解药来了
如果能主动吸收那个观念,按照那个观念去做,那就“事实上有关系了”
即便做不好也不要紧,没有人在一开始就能做得好,所以拼命去做就是了。
即便在一开始无法熟练地按照那些观念思考,也没关系,反复琢磨,反复尝试,自然而然就深入了。
做要尽力,想要深刻,否则那转折点和升级机会就跟你完全没有关系了
小老虎:
刻意制造关系
滕海英:
有好奇心去链接新观念,与世界有强联系。
崔玲|写作疗愈:
最要命的是,很多重要的观念会伪装成“让你觉得它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样子,使你生生错过,且不自知。
崔玲|写作疗愈:
所以你不仅要读,还要反复读,先假定每个观念都和你有巨大关系。
再调动所有的感官,为自己创造“带入感”,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这个观念若被你吸收,你应该变成什么样子?
小老虎:
这个不就是你说的浸入式学习[得意]
小老虎:
这样好像吸收更多,一步一步跟着思考
滕海英:
自习室都这么写的沉浸式[憨笑]
谭赛英:
现在我们需要重建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不在沉浸在自己想当然的世界里。其实这个世界何其之大,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捂脸]
滕海英:
有时也是怕见到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觉得自己离世界太远了。
滕海英:
啥都不会,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