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瘘性克罗恩病是否有效?
原创 干细胞精研社 干细胞精研社 2025年11月10日 18:31 北京
目前医学虽已十分发达,仍然有许多疾病的成因悬而未决。克罗恩病(CD)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最难处理的地方在于容易弥漫至全消化道,而且是很难用药物控制的透壁性炎症。这种炎症还将进一步发展为裂隙状溃疡,届时会产生许多微小穿孔。
说通俗点就是,人体内的肠道“漏了”。
肠内容物漏出的结果,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难想到:侵染腹腔各组织,逐渐形成蜂窝织炎和腹、盆腔或腹膜后脓肿。其中滋生的大量细菌进入血液中会引发菌血症,而脓肿还会穿透至腹壁皮肤形成肠外瘘。瘘管是C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一半的患者都会发生,结合了瘘管的克罗恩病即瘘性克罗恩病,其症状包括持续性渗液、瘢痕形成、脓肿、疼痛及排便失禁。瘘性克罗恩病会导致免疫失调,也会加大手术干预的难度。
在克罗恩病的折磨下,病患的腹内犹如江河决堤。有研究表明,自确诊CD之后到瘘管产生,平均只需要7年时间。而最令医生感到棘手的是,目前并没有用于根治CD的通用医疗方案。
那么,在干细胞治疗的帮助下,我们有希望治愈瘘性克罗恩病吗?
研究人员评估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瘘性克罗恩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例如,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科的研究团队基于2017-2020年该医院收治的80例瘘管型C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研究者利用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对大鼠瘘管创面进行修复,通过分析创面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血清中TNF-α和IL-含量认为,ADSC有助于促进CD大鼠模型的瘘管愈合,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创面血管新生。
受到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风湿性疾病、血液肿瘤和系统性硬化等疾病的启示,研究人员试图将这一方式移植到CD治疗中。实际上,在1993年首例骨髓移植治疗CD获得显著疗效以来,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多例实验,认为HSCT可以使患者获得长期临床缓解,并且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除了自体HSCT之外,异体HSCT治疗CD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一项针对异体HSCT治疗CD的五年随访研究指出,患者在临床、影像学、内镜和组织学等方面的表现充分证实了疗效,并且CD未复发。
MSCs治疗CD肛瘘的机制主要来自于免疫调节机制和炎症反应调节机制。前者受益于MSCs分泌的免疫抑制因子,其可抑制T细胞活性,维持免疫动态平衡,并增强IL-4表达,降低INF-γ含量,阻断DC产生的T细胞应答;后者则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含量,减轻炎性反应,进一步提升治愈率。
MSCs的取材极为广泛,可从自体/异体的脂肪、骨髓或器官的结缔组织中提取,也为其未来推广提供了极大便利。尽管有人担忧MSCs治疗的致瘤性,但在目前的治疗研究中极少见MSCs引发的不良反应。但整体来说,MSCs移植治疗乃至其他的干细胞治疗方案仍然不失为CD治疗具有前景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1]https://mp.weixin.qq.com/s/5NUOJ50EK1F2DIJVtJo8hw
乌帕替尼治疗肛瘘型克罗恩病疗效和安全性-基于3项III期研究的事后分析
[2]https://mp.weixin.qq.com/s/BL0a0bEWgHKLhMbYkstkKQ
克罗恩病并发肠瘘
[3]范玲燕,詹淑惠,戴莲,等. 以肛瘘为首发症状的克罗恩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5, 31 (02): 106-111.
[4]吴梅香,郭艺红,赖庆华,等. 克罗恩病肛瘘的微创术式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4, 30 (05): 762-7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