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两种心境
第一次读完《活着》是在2013年的冬天。
我记得那天的窗外还堆着厚厚的雪,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很是复杂。我长长的叹了口气,然后久久的坐在那里,直到夜幕降临。
《活着》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以至于于2018年的时候,我重新读了它。再读后,心情没有了第一次沉重了,反而是会心的笑了。
第一次读后的难过是因为“苦难”,第二次的欣慰是因为“坚强”。
徐福贵身上有我的影子
该书的主人公徐福贵按现在来说,是个富二代,可惜的是,他是个渣男。米行老板的女儿家珍嫁给了徐福贵,但好日子没几天,徐福贵就在赌博中败光了家产。即使是在家珍挺着个大肚子去赌场找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回头。后来家里没钱了,母亲生病,徐福贵去请医生,在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充军的日子里,国民党的军队遭到了共产党的攻击,他在战火中苟延残喘,最终被共产党放了回来。这一充军就是几年的光景,母亲早已病死,家珍为他生了个女儿,叫凤霞。凤霞小的时候生了一场病,成了个聋哑人。徐福贵再次回到家中,虽然此时家徒四壁,可能有家珍的陪伴,有凤霞的孝顺,他觉得很满足,他立志要重新改过,好好过下半生。后来,家珍为徐福贵又生了个儿子,叫有庆。但是家里的光景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能让有庆上学,徐福贵决定将凤霞送人。
说我有点像徐福贵,倒不是说我也赌博,败光了家产。而是说在我年纪小的时候,很爱家里人的宠爱,但我并没有珍惜这份情感。随着祖母的去世,我的这份宠爱也消失了。之后进入社会,体会着人情冷暖,着实过着度日如年的生活。
其实,也不光我如此,许多初入社会的新人,都有过如此的失败感。离开学校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去给工地的新建楼看门,也就是保安。那是个大冬天,要在半夜里站在冷风中,实在困得不行,就在地上铺上纸将就的睡一会。实在是太冷了,实在是太累了,我逃走了。
父亲骂我没出息,他说我是被人欺负了,干不下去才回来的。我说我不想干那种活,看不到未来。我从父亲的眼神里看到了失望与冷漠。
好的东西如果一直摆在面前,人就会习以为常。只有失去,才会让人看清好东西曾经的存在。如今的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一下最近的得失,以便能发现生活中真正美好的、对我来说是真正重要的东西,这样,我便要更加花时间去珍惜它。
生活并不是想像中的模样
凤霞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女孩。因为自身的残缺,她从小就知道自已家的难处,也明白自已的生活永远不会比别人过得好,她是最懂得珍惜幸福的人。当她被送走后,她又跑了回来,她不愿意舍弃这个家,苦难并不是将她与家人分开的理由。
徐福贵还是有点良心的,毕竟,他也不愿意将自已的亲骨肉送到别人手里。于是一家四口努力生活,希望日子越过越好。
等凤霞成年后,凤霞嫁给了在工地工作的二喜。二喜是个老实人,同样也有点缺陷,但凤霞却喜欢他。
有庆也开始去上学了,并且很喜欢家里养的羊,因此每天要从老远的学校里跑回来喂羊。他极其擅长踏步,在运动会中还得了名次,老师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运动健将,将来参加奥运会,为国家争光。
可是,凤霞在生产过程中大出血去世了。而有庆在学校组织的为县长夫人献血的事件中,只有他的血型能与县长夫人匹配,于是医生过量的抽走他的血,不幸死在了医院中。
当徐福贵还没从女儿的死亡中缓过劲来的时候,又闻到儿子的列讯。生活像一把重锤子,狠狠的砸在他的胸口。
之后,家珍被诊断出患上了软骨症。生活对家珍来说,是沉重的,她的力气一天天的消失,最终一睡不起。
凤霞死了,但留下了一个锤子,取名叫苦根。因为凤霞的死,二喜情绪上一直不开朗,在工地干活的时候,被水泥板砸死了。
苦根只能跟着徐福贵一起生活。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小说里人物的命运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是在现实中的话,恐怕没有谁能受得了。
其实,现实生活未必就好到哪里去。
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就越是看重一口饭。每天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他们必须保证每天都活下去,才有希望迎接明天。而明天要做什么,仍旧是延续自已的生命。倘若来一场大病,他们的明天就没有了。
我们每个人都想把生活过成想象中的样子,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人都是美丽的。世间应该没有丑的事和丑的人。这简直就像童话。
生命是苦的,生活却是甜的。但没有想象中的甜。
活着,是一种勇气
徐福贵很疼爱这个外孙,但苦根跟着他也没有过过好日子。有一天苦根生病,想吃豆子,徐福贵就给他做了一大锅的豆子,然后就去地里干农活了。
苦根从来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豆子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好吃的东西了。于是敞开了肚子可劲的吃起来。当徐福贵回来的时候,看到的是被豆子撑死的苦根。
故事从开始至结尾,最就请死掉的人,是徐福贵——败家子,该死;被抓壮丁打仗,该死;送走了凤霞,该死;没有照顾好妻子,该死;但是,整个家庭,只有他活着。
刚开始的时候,我挺看不上徐福贵的。但后来,却开始觉得徐福贵是那个最不容易的人。社会就是那样的社会,命运有时候是真的会捉弄人的。如果一次次面对家人的离去,就放弃人生,那才是真正的窝囊。
虽然徐福贵一直卑微的活着,可是他一直向着美好的生活而前进,即使路走得一点也不平,可是他是那个始终怀抱着希望的人。
他还活着,真的不容易。老来两手空空,唯留下一些回忆。我想,没有什么会比这样的人生惨了。可这也是最好的人生。
苦难不是放弃生活的理由,没有希望才是。正是因为徐福贵还活着,我们才感受到苦难,才明白什么是好的生活。
这也是我第二次读《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会笑了。
阅读带给我
阅读带给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生活之于我也是苦难重重,但我从未停止过阅读,不光是小说,各种书目我都看。生命中大部分的空白,都是由文字填充起来的。
后来我开始看网络小说,不是说网络小说写得不好,但我一本完整的都没有看完过。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吧,现在我正努力的让自已尝试新鲜的网络文化,但我更喜欢有实力的作家写的书。
《活着》给我的读后感受就是——震撼。
这本书的故事很简单,文字也很朴素,甚至内容都很短。可是它却能活到我的血液里去。
希望广大的读者都可以多读读这本经典,品味人生的不易,珍惜眼前人,热爱生活,好好的活下去,并且活得精彩!












网友评论